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法治建设的日益深入,沉寂已久的"宪政"逐渐浮出水面,成为新的价值诉求.实际上,在新近的宪政热之前,传统中国在向现代化的转型中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宪政之路,只是这一转型十分艰难一缓慢.历经百年而始终不得其解,这固然与根深蒂固的"超稳定结构"有关,但不能忽视的是,在宪政转型中,宪政主义者们总是从大处着手、试图毕其功于一役的愿望与努力也是个重要因素,过于宏大的叙事往往增加了转型的成本与困难.宪政是一种立宪秩序,任何秩序的形成都是无数醒目与不那么醒目以及不醒目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常常是不醒目的因素蕴涵着无穷的契机与能量.该文即要试图寻找一个影响宪政秩序的不那么醒目的因素,或许可以减少宪政转型的成本.如果把宪政比作一个球体的话,那么需要无数条经线与纬线来标识它,而该文的目的在于发现赋税也是其中一条标识性的经线或纬线.传统上,宪政的主题是设计一些政治制度来限制政治权力的行使.而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后,宪政越来越关注民主的政府如何是既受制约的又是能动进取的.而这时的赋税越来越成为国家权力进行扩张的工具与理由,与其在宪政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制约权力的作用不同,现代社会赋税更多地成为政府手中一项实施社会控制的权力,这就成为宪政发展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宪政从一开始就是游离于中国语境之外的,西方宪政发展中的赋税是否对我们具有同样的意义,是个不能轻置可否的问题.然而,可以肯定的是,赋税必然在宪政秩序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