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S的西安明城墙内部人员应急疏散仿真模拟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m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城市人口过多聚集、建筑密度高、开敞空间少等问题不断对城市的应急承载能力发起挑战。因此,如何快速、安全地疏散受灾人群是衡量一个城市安全应急和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标准。当前,城市规划工作者对于城市的安全应急和防灾减灾规划大多采用定性或简单的定量方法,但这些方法的弊端随着城市问题的增加愈发凸显。而随着计算机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仿真建模成为定量分析的有效技术手段受到很多规划工作者的关注。基于以上几点,本文以历史建筑密集区人员应急疏散避难为视角,运用NetLogo仿真平台模拟人员应急疏散过程,探讨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模型在城市防灾减灾规划中的应用。本文在梳理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解析MAS建模原理和NetLogo软件技术方法;通过实地踏勘的方式进行数据资料收集,定性分析西安明城历史建筑密集区的安全特点;基于MAS理论,运用NetLogo仿真平台构建MAS模型,对西安明城历史建筑密集区人员应急疏散进行仿真模拟,并提出相应的人员应急疏散优化策略和优化方案。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MAS建模理论研究。探讨了MAS建模的理论原理、基本建模步骤;提出了人员应急疏散模型的理论框架。本文的理论研究为模型的技术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类似的城市规划分析研究和Multi-Agent的结合提供思路。(2)MAS建模技术研究。分析比较了多种Agent建模软件的特点和适用性;较为详细地分析了运用NetLogo仿真平台实现构建人员应急疏散MAS模型要素的过程和方法。本文的技术研究为定量分析模型的实现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3)MAS模型实证研究。以西安明城历史建筑密集区为例,对已构建的人员应急疏散MAS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具体包括三个方面:(1)总结研究区的灾害风险利弊条件。从区位、建筑、空间和设施四个方面定性分析西安明城历史建筑密集区的避难现状,发现虽然研究区的灾害风险不利条件较多,但尚有一定的优化空间。(2)现状定量仿真。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人员应急疏散总时间过长(约1.3h)、城墙内的避难场地只能满足研究人口的2/3(约17万人)的疏散需求、部分道路使用强度过强,导致疏散总时间过长。(3)根据现状问题提出相应优化策略并进行模拟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疏散研究区人口、优化开放空间的可达性和街道的通达性以及优化避难场地的规模和布局等策略可以有效的缩短疏散总时间(1.05h)、提高研究区的疏散安全性。本文的实证证明,MAS模型在城市规划定量分析中的有效性、适用性和实用性,不仅弥补了传统城市规划分析方法的劣势,还进一步拓展了MAS模型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其他文献
直线参数方程是高中数学在解析几何这一模块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也是整个高中数学的一大难题,更是高中文科生学习数学中攻克不下的一大难题,学生在运用直线参数方程解决题目
一代大家林语堂不仅是一位文学大师,更是一位美学文化大师。林语堂用其独特的视角,形成了自己本真的美学思想。其本真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以热爱生命、幽默人生、中庸豁达、
3月份以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媒体的曝光度迎来了一波新高,可他并不是为了团结全球力量积极抗疫,而是为掩盖美政府抗疫不力频频“甩锅”。面对国内疫情日益严峻、死亡病例数不
报纸
作为创新能力的核心部分,批判性思维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采用主题式教学打破了传统外语教学的局限,既可以帮助学习者在半真实语境中掌握商务谈判的理论知识
先秦文学以其语言艰深而令人生畏。在这片古老的文学研究领域,要想发掘出一点新的东西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近日读陈桐生新著《先秦文学十论》,感到作者所讨论的十个论题篇
报纸
文章分析了驻外使馆经商参处的海外投资公共信息服务方面的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使其日趋完善。
小学数学是一门培养小学生数学学科基础知识和学习素养的课程,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习方法之一,能
制度反腐是关于制定制度、执行制度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关于反腐的过程。但我国现阶段的制度反腐存在着许多屏障,发现制度反腐中存在哪些问题,分析其成因,找到实现制度反腐
经两年研究、示范与推广,"超级稻-无限生长型大棚番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实现了开发冬季田地产出,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复种指数,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实现"千斤粮、万元
作为我国古典小说发展的最高峰,《红楼梦》在国外同样具有深远影响,其中,英译本内容最丰富,影响也最显著。尽管《红楼梦》蕴含了众多中国特色语言文化信息,为英译带来了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