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由以下两部分组成:Ⅰα-二氟甲基鸟氨酸盐酸盐的合成Ⅱ喹那普利盐酸盐的合成第一部分:二氟甲基鸟氨酸盐酸盐,其化学名称为:2,5—二胺基—2—二氟甲基戊酸盐酸盐。晚期类癌的辅助治疗效果一直令人失望,急需研制新型的有效化疗药物,曾报道α—二氟甲基鸟氨酸(DMFO)通过抑制多氨合成,能减慢类癌的生长速度。二氟甲基鸟氨酸上个世纪因具有好的生物活性被发现,现在被做为一种新型药物用于癌症病人的晚期治疗。a—卤代甲基—a—氨基酸作为a—氨基酸脱羧酶的前身,是具有潜在酶活性的不可抑制剂。本文简述了二氟甲基鸟氨酸盐酸盐的制备方法,我们以a—鸟氨酸盐酸盐作为起始原料,经过胺基的保护反应,酯化反应,烷基化反应以及胺基的去保护反应得到目标产物。鸟氨酸首先进行胺基保护生成Schiff碱,本路线的关键步骤在于Schiff碱的选择性烷基化。在此路线中,我们用一氯二氟甲烷得到相应的烷基化产物,接下来烷基化产物在酸性条件下脱保护得到相应的二氟甲基鸟氨酸盐酸盐。烷基化的反应机制取决于作为取代试剂卤代甲烷的取代活性,据文献报道一氯二氟甲烷的烷基化反应机理是一SN2反应。在a—二氟甲基鸟氨酸盐酸盐的合成中,操作简单,原料便宜,产率高,对环境污染小,因此此路线适合工业化生产。其结构特征经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质谱确证。第二部分:喹那普利,其化学名称为:(S)-2-((S)-2-((S)-1-乙氧基-1-氧基-4-苯丁基-2-胺基)丙酰基-1,2,3,4-四氢异喹啉-3-羧酸盐酸盐,是由美国华纳—兰伯特公司开发研制的,用于治疗高血压的新型抗血压药物。本文简述了抗血压药物的发展概况,详细介绍了第三代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喹那普利盐酸盐的作用机制,着重研究了盐酸喹那普利的合成。我们以L-苯丙氨酸,L-丙氨酸为原料,包括侧链的制备,经过6步反应制得盐酸喹那普利。设计并打通了合成路线,并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察和改进,使得操作简单,收率提高,为其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其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得以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