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数据的亚热带森林植被生物量遥感估算方法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re_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植被生物量的研究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选取林业大县石棉县为研究区,以Landsat5 TM影像、DEM地学数据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林分数据为数据源,首先对遥感影像与DEM数据和森林资源二类林分数据进行配准,并对遥感影像进行地形校正,其次,选取小班内部均一,面积大于1公顷的小班作为本实验研究的样本,并且利用林分样本的属性数据蓄积量计算出各样本的生物量,并建立其GIS数据库。然后,计算地形校正前、经LRM模型地形校正后和经SCS模型地形校正后的植被指数、波段比值数据、缨帽变换数据和主成分变换数据,并对林分样本数据与遥感地学因子分别采用中心点采样、窗口采样和均值采样得到的数据进行叠加分析。最后,分析各遥感地学因子与样本生物量的相关性,并选取与样本生物量在0.05水平以上显著相关的各最优采样因子为自变量,运用多元统计分析和BP神经网络建模对生物量进行拟合,比较各估算精度,最终确定各个树种组的估算模型,通过以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桦木组估算时,BP神经网络建模时精度最高,其精度为75.9%;桤木组估算时也是BP神经网络建模时精度最高,其精度为73.5%;铁杉组估算时逐步回归法建模估算时精度最高,其精度为81.9%;软阔类组估算时BP神经网络建模时精度最高,其精度为63.8%;云南松组估算为BP神经网络估算时精度最高,其精度为73.8%;云杉组估算时也仍为BP神经网络估算精度最高,其精度为71.1%;冷杉组估算时为逐步回归法建模估算精度最高,其精度为60.1%;栎类仍为BP神经网络估算精度最高,其精度为70.7%。
其他文献
绿洲是干旱区特有的地理景观,亦是干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承载体。在干旱区,由于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化所造成的大面积土地被迫撂荒和植被的第一性生产力下降,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威胁到
提及边界城市,通常人们脑海浮现的是脏、乱、差以及偏远穷困之地。在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的社会资源和精力太过于投向省会城市以及中心城市,造
本文依托武汉中心气象台“湖北省中尺度系统分布规律分析”和“武汉市暴雨雷达回波活动特征分析”项目。利用湖北省17个气象站的1959~2008年近50年的逐日降水资料,统计出各气象
根据不同城市的自然环境,城市设计在传统的景观设计中有其独特的方法和用途。但是,许多城市设计者直接将其在城市设计项目中采用的设计过程和区位分析等方法运用于当中。另外
初中阶段学科教学的根本任务,一方面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技能和数学素养,另一方面是传授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技能。这些任务要求,成为了初中阶段学科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成为评价和衡量学科教学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和依据。随着新课程标准在学科教学中的深入实施,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初中数学教师由于认识理解上的片面性和狭隘性,导致教学活动的不足。这些都需要教师对教学行为进行深刻地反思,找寻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