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传统投资组合理论的观点,多元化与分散化是投资者应当践行的理念,当今是经济全球化时代,投资者所持有的投资组合应当具有国际化的特点。然而实际投资中投资者更倾向于将大部分的资金投向本国或本地区资本市场,投资于本国或本地区的权重远远超过了投资组合理论的建议值,这就是本土偏好现象。本文回顾已有文献中对于本土偏好的定义,总结归纳学者们对本土偏好发展趋势、影响因素等问题的研究。本文从理论层面阐述本土偏好的量化方法,并分析引起本土偏好现象的渠道限制、政策限制、信息不对称、宏观经济因素、投资者经验、行为金融因素等。本文重点关注新兴的行为金融学理论,选择投资者情绪作为创新性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讨论投资者情绪通过认知偏差影响本土偏好的理论机制。根据新兴的沪港通、深港通交易数据说明中国内地市场进行本土偏好研究的可行性。接下来,本文采集中国内地股票市场和香港股票市场2011年3月-2019年3月的季度数据,利用差值法度量两个市场的本土偏好指数。以中国内地市场为代表,选择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信心指数、换手率、市盈率、封闭式基金溢价率、新增投资者开户数五个源指标构建复合投资者情绪指数,建立回归模型,对投资者情绪影响本土偏好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土偏好指数与投资者情绪指数负相关。投资者情绪同时影响本土偏好计算式中的本国实际投资比重和最优投资比重,市场表现良好、投资者情绪高涨时,投资者倾向于将更高权重的资金投向本国市场,使本国实际投资比重上升,同时,投资者纷纷入市、资金进入股票市场使得股价上升,本国市值占全球总市值上升,且后一种效应强于前一种效应,投资者情绪高涨引起市值占比上升的影响更大,最终使回归结果负相关。而在香港市场中,本土偏好指数的变化量与投资者情绪正相关,该指数本身也受到正向影响,这是由于两地市场市值占比不同和投资渠道、经验差异形成的。中国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存在明显的本土偏好现象,且这种现象受到投资者情绪波动的影响,说明资本市场和投资者并未完全成熟。应当合理开放资本市场,创造更多选择不同区域不同资产的机会。投资者自身的投资知识需要继续补充,精进投资策略,构建更为优化的投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