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引发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连续大幅贬值。在这一轮贬值过程之中,既有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国际美元指数走强等基本面的原因,同时也有单边贬值预期所造成的市场预期自我强化、自我实现的集中购汇的叠加影响。为了研究人民币贬值背景下汇率预期的波动性特征,本文通过境内外市场人民币汇率差价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REER)之间的协整分析,证明其二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进而采纳境内外市场人民币汇率差价作为描述人民币汇率预期的代表变量。随后,本文在建立境内外市场人民币汇率差价收益率自回归(AR)模型的基础之上,使用自回归条件异方差(ARCH)族模型检验了残差的时间序列数据,发现其具有尖峰、厚尾、集群性波动等特征或效应。面对未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逐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继续朝着市场化方向迈进,外汇市场对于人民币汇率波动出现的过度反应和解读将在所难免,因而,重视市场预期,加强信息管理或将成为现阶段深化汇率制度改革、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