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对超级奥氏体不锈钢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_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0Cr24Ni22Mo7N是所谓的7Mo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主要牌号之一,此类钢固溶态具有优良的性能,如良好的塑韧性以及高于普通奥氏体不锈钢和所有6Mo型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强度,其耐蚀性能甚至能够和一些镍基耐蚀合金相媲美。然而,钼元素含量过高,会使钢的高温变形抗力增大,热塑性降低,同时使钢中容易形成金属间相,导致材料在进过一些热加工,焊接等工艺以后,其耐蚀性能以及力学性能发生恶化,极大的限制了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采用2%钨取代1%钼,通过Thermal-calc软件、金相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能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电化学工作站等分析手段,对经过不同工艺热处理的两种超合金析出行为、析出形貌、组成结构、冲击性能以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观察、测定和表征,分析讨论了钨元素对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合金完全固溶处理的制度均可制定为1200℃保温60min。对于7Mo和6Mo2W合金,在时效750~100℃温度区间,随着温度的升高,σ相的析出过程为:沿三晶界交界处析出,然后沿晶界呈现链状分布,并伴随着少量的颗粒状析出相在晶内析出(?)向晶内生长,呈现片层状析出布满整个晶界(?)最后晶界呈间断分布,σ相回溶到基体在750~100℃温度区间保温60min的情况下,析出速度先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在950℃时达到最大值,随后随温度提高,析出速度降低。在经过750~1000℃,温度60min的时效处理的情况下,以2%钨替代1%钼,可以延缓σ相的粗化长大。通过溶液点腐蚀的试验能够发现,添加钨元素短时间的时效处理能够改善合金的耐点蚀性能。对于时效后的超级奥氏体不锈钢,晶界处的σ相附近的贫铬区更容易成为点腐蚀发生的位置。由于钨元素的扩散速度较慢,低于Cr和Mo元素,能够在短期时效延缓晶界处σ相的粗化长大,从而改善了合金的耐点蚀性能。
其他文献
伴随社会化媒体的发展,网络动员成为公众践行公益广告主题的核心推动力。公益广告网络动员的行动者若想带动社会公众自发、自觉地加入动员活动,从个体努力发展为群体参与,就
<正> 经济新闻报道平淡,缺乏新意和深度,是常见的一项通病。学会抓问题,是治理这种“平淡”症的一帖良药。 抓准问题,绝不是一件简单的、容易的事情。我的体会是,至少要注意
新时期下,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深,高职院校业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在此背景下,要让高职院校朝着更加全面、科学的方向发展,首先就必须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打破高职院
<正> 新闻报道要出精品,必须改革目前新闻报道中常见的平、轻、汪、碎的状况。而要改变这些状况,最好的办法就是抓问题。 为什么抓问题对于新闻报道出精品如此重要?这主要是
由于不同的艺术家对陶瓷绘画语言有着不同的运用,必然会产生多姿多彩、风格各异的绘画作品来。纵观陶瓷绘画史,青花、古彩、粉彩、颜色釉等绘画形式的出现,
发烟剂在燃气流场中的成烟过程实际上是射流在主流中变形分散、掺混扩散的过程。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系统(PIV),通过试验对简单横向圆射流的近尾迹流动进行了测量,主要分析了射
<正> 电视新闻能不能抓住观众,固然与新闻内容重不重大,吸引不吸引观众有关,但作为新闻节目主持人,其独特的主持风格以及临场的发挥程度如何,也有着重要的关系。电视新闻主持
美国山核桃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干果树种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产出。利用焦磷酸测序技术,通过对美国山核桃主产区的佐治亚州和佛罗里达州25个样点的区域性取样,对美国山核桃的
<正> 新闻报道是为着让受众接受而采写、而传播的。新闻报道的受关注度,是指它在面世后受到受众关心、重视的程度。有些新闻报道刊播后无人关注,这很难说收到了传播效果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