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0Cr24Ni22Mo7N是所谓的7Mo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主要牌号之一,此类钢固溶态具有优良的性能,如良好的塑韧性以及高于普通奥氏体不锈钢和所有6Mo型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强度,其耐蚀性能甚至能够和一些镍基耐蚀合金相媲美。然而,钼元素含量过高,会使钢的高温变形抗力增大,热塑性降低,同时使钢中容易形成金属间相,导致材料在进过一些热加工,焊接等工艺以后,其耐蚀性能以及力学性能发生恶化,极大的限制了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采用2%钨取代1%钼,通过Thermal-calc软件、金相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能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电化学工作站等分析手段,对经过不同工艺热处理的两种超合金析出行为、析出形貌、组成结构、冲击性能以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观察、测定和表征,分析讨论了钨元素对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合金完全固溶处理的制度均可制定为1200℃保温60min。对于7Mo和6Mo2W合金,在时效750~100℃温度区间,随着温度的升高,σ相的析出过程为:沿三晶界交界处析出,然后沿晶界呈现链状分布,并伴随着少量的颗粒状析出相在晶内析出(?)向晶内生长,呈现片层状析出布满整个晶界(?)最后晶界呈间断分布,σ相回溶到基体在750~100℃温度区间保温60min的情况下,析出速度先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在950℃时达到最大值,随后随温度提高,析出速度降低。在经过750~1000℃,温度60min的时效处理的情况下,以2%钨替代1%钼,可以延缓σ相的粗化长大。通过溶液点腐蚀的试验能够发现,添加钨元素短时间的时效处理能够改善合金的耐点蚀性能。对于时效后的超级奥氏体不锈钢,晶界处的σ相附近的贫铬区更容易成为点腐蚀发生的位置。由于钨元素的扩散速度较慢,低于Cr和Mo元素,能够在短期时效延缓晶界处σ相的粗化长大,从而改善了合金的耐点蚀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