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体一直是西方哲学最重要的论题之一,随着现代的开启,主体性作为被批判的对象,成为后现代话语建立的基础。但是齐泽克反其道而行之,重回笛卡尔的主体性,发掘主体性的另一方面,即黑格尔所强调的“否定性”的一面,在这个意义上他批判了所谓的“后现代”的过快历史化;齐泽克主体思想建立在否定性的“割裂”之上,是他全部思想的母题,本文通过分析齐泽克主体思想中的先验自由、分裂与“消失的中介”等关键概念,整合齐泽克主体思想的大概脉络,在此基础上解析齐泽克主体思想与他的成名作《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中的思想,包括“征兆”、“幻象”“移情”“快感”等的内在联系,发掘齐泽克主体思想的深刻底蕴;本文试图以齐泽克的主体思想作为循环的核心来展示主体与齐泽克思想的谱系结构,深刻分析齐泽克主体思想的革命之处,呈现它在精神分析领域对马克思思想精髓的贯彻,并以马克思的实践主体观对此进行批判。齐泽克所阐释的正是马克思思想中的“异化”理论,齐泽克面对异化的境遇运用精神分析的学科方法阐释了欲望与社会结构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虽然齐泽克的观点是保守的,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从齐泽克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型解读和拓展中获取了大量的精神分析层面的经验,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跨领域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