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虫在不同植物间选择和存活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R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是鳞翅目、夜蛾科、铃夜蛾属的一种多食性昆虫,在我国南北各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可取食为害多种植物,最喜食锦葵科、茄科和豆科等植物。棉铃虫与寄主植物的相互作用关系一直是植物与昆虫互作领域研究的热点,但是作为多食性昆虫的棉铃虫是如何确定寄主植物的,究竟哪个阶段在确定寄主植物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目前尚不得而知。为此,本研究根据棉铃虫寄主适合度选择11科共16种植物作为供试植物(其中5种是适宜寄主植物、4种是较适宜寄主植物、3种是次要寄主植物、4种是非寄主植物),分别进行棉铃虫成虫产卵选择、初孵幼虫取食选择、幼虫强迫取食存活这3个阶段的研究。依次得到并定义为棉铃虫成虫选择寄主谱、初孵幼虫选择寄主谱和幼虫存活寄主谱,通过比较3个阶段寄主谱的大小得知棉铃虫确定寄主植物的关键环节。主要结论如下:1.棉铃虫成虫在绝大多数供试植物上表现出较强的产卵选择喜好。卡方测验表明棉铃虫成虫分别在烟草、茄子、棉花、胡萝卜、番茄、辣椒、玉米、西芹、大豆、花生、杨树(枯枝)这11种植物上选择植物产卵的虫数显著高于对照虫数,这11种植物是成虫产卵选择阶段的寄主植物,定义为成虫选择寄主谱。2.棉铃虫初孵幼虫在大部分供试植物上表现出极大的取食适应性。卡方测验表明棉铃虫初孵幼虫分别在玉米、茄子、烟草、大豆、黄瓜、胡萝卜、菠菜、番茄、棉花、西芹、花生、辣椒、大葱这13种植物上选择植物取食的虫数显著高于对照虫数,这13种植物均是初孵幼虫取食选择阶段的寄主植物,定义为初孵幼虫选择寄主谱。3.棉铃虫幼虫分别在不同供试植物上进行强迫取食存活和表现的差异很大。棉铃虫仅能以胡萝卜、番茄、烟草、棉花、大豆、西芹这6种植物作为食料植物顺利完成幼虫阶段生长成功化蛹并羽化,这6种植物是幼虫强迫取食存活阶段的寄主植物,定义为棉铃虫幼虫存活寄主谱。4.比较3个阶段寄主谱的植物数量,初孵幼虫选择寄主谱(13种)>成虫选择寄主谱(11种)>幼虫存活寄主谱(6种)。棉铃虫幼虫存活寄主谱所包含的所有6种植物均全部属于棉铃虫成虫选择寄主谱,而成虫选择寄主谱的11种植物除了杨树(枯枝)外其余植物全部属于初孵幼虫选择寄主谱。综上所述,棉铃虫成虫产卵选择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初孵幼虫的取食范围,然而初孵幼虫仍然具备取食成虫产卵范围以外其他植物的能力,初孵幼虫取食选择阶段和成虫产卵选择阶段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定棉铃虫的寄主谱范围。棉铃虫幼虫强迫取食存活阶段由于对植物营养的需求更加迫切,因而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虫强迫取食存活这一阶段的植物范围明显小于另外两个阶段。因此,在棉铃虫与植物相互作用的3个阶段中,幼虫强迫取食存活阶段相比较而言在昆虫确定寄主植物的环节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C型尼曼氏病(Niemann-Picktype C,NPC)是一种常染色体隐形脂质蓄积遗传病,与其直接相关的两个基因NPC1和NPC2的功能缺陷将导致C型尼曼匹克病的发生。NPC1与NPC2在机体脂类代
<正>丙戊酸钠(VPA)是临床治疗癫痫最常用的药物,因为丙戊酸体内过程和疗效的个体差异较大,所以需要在用药过程中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目前,实验室测定
任何一部伟大的作品都蕴含了独特的文化类型,而海明威的名作《老人与海》中竟然错综复杂地蕴含了三个层面的文化类型,这在一般的小说中是少见的。本文试图从海明威的经历与《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网络日益成为人们娱乐、交流、学习的常用方式,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网站顺应网络发展的趋势,不断壮大自身。原创文
当代中国建筑在创作上呈现出混乱、无序的状态,而在基本模式语言中却又表现出同质化、创作乏力的窘境。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便是对建筑自身语言缺乏深入挖掘,却在表象上显示出
山楂叶是山楂属植物(CrataegusL.)的干燥叶,作为传统中药材在我国已有近千年的药用历史,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降糖降脂、延缓衰老、抑菌等功效。山楂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及三
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恶果已经预示教师流动政策的制定势在必行,公共选择理论可以作为制定这一政策的理论基础,制定这一政策所面临的困难只能在问题的根源上增加道德意义上的权
<正>写这个题目,是依据个人长期的探讨,提出一种新的看法。公元1644年,在我国历史上是大变革的一年。这年春天,以李自成为首的大顺农民军从西安出发,像奔腾的怒涛直泻千里,席卷了整
随着汽修行业的飞速发展,市场对汽修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迫使培养汽修人才的职业学校进行不断改革与发展以适应市场的需要。本文针对传统汽修教学中的存在问题,提出了“
芳樟醇是茶叶香气的重要组成成分。芳樟醇有左旋和右旋两种手性异构体,它们的香型和阈值明显不同。然后,受以往分析手段限制,对于茶叶中芳樟醇这两种手性异构体的组成比例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