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历史上中国传统雕塑和西方传统雕塑都有着各自明显的风格特征。西方传统雕塑具有明显的具象写实特征,中国传统雕塑具有程式化、抽象化的写意特征,两者之间的审美风格有明显的差异。从民国起,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的雕塑,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雕塑的本土化艺术特征在逐渐削弱。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本土文化意识的觉醒,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意识又显示出其恒久的魅力。儒道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根基,道家文化崇尚自然、淡泊名利的哲学观念更是当代人心灵的净化剂,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仍然植根于当代社会,根植于人们的内心深处。从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中国当代雕塑在向西方学习的同时也开始反思本土传统文化的社会价值,以及其继承与发展问题,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很多艺术家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将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意识与当代雕塑的形式语言结合起来,创作了很多能够体现中国本土文化审美特征,又具有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在当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我们既不可能固守传统,也不能全盘西化。当代中国雕塑在向西方雕塑学习的基础上,应该更深层次的发掘具有民族性及当代性的文化艺术形象,从而创作出具有时代特征,更具中国特色的当代艺术作品。在本次毕业作品创作的过程中,我以自己的现实生活为切入点,将自己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表现在雕塑创作中。作品主要反映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大背景下,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冲突与并存的局面带给人们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