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教育硕士是培养实践型、应用型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既要求其具备扎实全面的理论知识,又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教育硕士的教育素养成了一个迫切的需要,因为教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培养。因此其教学素养的提高、教育行为的改变也就成了当今教育界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趋势。所以,在教师角色被赋予更多要求的同时,教师本身对其角色的认识、理解就显得很重要。教师角色意识在教师教育观念中处于核心地位,它直接影响着教师心理体验与感受和教育行为,同时其对教师角色的成熟也很有价值。我们必须关注教师的角色意识,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对教师们的角色意识进行调整和改善。只有当教师具备了适当的角色意识,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开展跟有效的教学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国外以及台湾地区有不少的研究,但是近年来大陆地区的相关研究比较少见。因此,本研究在梳理前人对教师角色意识的基础之上,将其结构分为角色意向、角色情感、角色期望、以及角色认知四个部分,并从这四部分着手对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专业的一名学生Nancy的教师角色意识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课堂观察、访谈法、与日常对话等方法,以期解决三个问题:(1)在实习前,该教育硕士的教师角色意识来源是什么?(2)实习后,其教师角色意识是否发生改变?是如何变化的?(3)如果教师角色意识发生改变的话,导致这些改变的因素是什么?研究发现,实习之前该教育硕士的教师角色意识主要来自其学生时期教师的影响,其次是自身做兼职的经验。在教育实习期间,其教师角色意识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首先其角色意向得到了加强;角色情感有了不一样的体验,亲身经历了正面及负面的体验;角色期望有了新的认识,例如对教师的权利有了认知,等等;最后其角色认知得到了充实,比如更加清楚师生关系等等。主要的影响因素有:(1)实习学校本身;(2)实习学校的老师以及学生;(3)共同实习的同伴;(4)自身的教学经验;(5)实习学校的氛围。根据此次研究,作者认为在实习期间,首先,实习生应该加强与其指导老师以及学校其他工作者的交流;同时,实习生之间的交流有个加强;其次,实习生自我要加强反思;此外要创造轻松的实习氛围;最后要延长实习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