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脉络的追寻是需要法式和文献来相互补充的,然解放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重心却发生了永久性的转移,忽略对文献的考证,自然致使建筑学的研究底气不足,因为我们丢掉了几千年来深厚积淀的中华建筑文化。遗憾的是,除了在中国遭受内忧外患时期营造学社整理文献的工作较为系统之外,时至今日,依然未出现较有规模的建筑文献整理团体,营造学社在建筑文献整理方面的成就依然是未被超越的。本文试图系统而又全面地梳理散存在浩如烟海古籍中的建筑文献,将档案与图书作为文献的组成部分进行整体研究,研究对象包括建筑文献的内容、形式、载体、装帧和管理,使得研究的内容更加系统与全面,以更广阔的视角剖析与挖掘图书与档案中所包含的建筑信息,为当今的建筑学人从浩瀚的中国古代文献中找寻古建筑所留下的印迹,以期达到梳理古建筑文献、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价值,为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奠定基础;为维护现存古建筑提供史料基础;为方便建筑部门和图书、档案部门研究和利用的需求,以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第一部分较为全面的梳理了中国古代建筑文献的发展脉络。具体论述时分为中国古代建筑文献的散存阶段、中国古代建筑文献的专业发展阶段、中国古代建筑文献的成熟发展阶段,其中重点分析了成熟发展时期的中国古代建筑文献。第二部分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对中国古代建筑文献予以系统的分类,以更好地从多个不同方面和多个角度了解中国古代建筑文献。分别从载体的角度、文体的角度和装帧形式的角度来系统认识中国古代建筑文献。第三部分比较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中国古代建筑文献的收集、管理和利用。对于建筑文献的收集从多个方面来论述建筑文献的收集方式。建筑文献的管理按照时间的顺序分为三个阶段分别论述不同时期对于中国古代建筑文献的管理。中国古代建筑文献的应用方面从古代和现代应用两个方面分别加以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