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朝鮮本《龍龕》是一部以行均《龍龕》為基礎編纂的域外漢籍,自成書以後未對國內字書產生影響。直到《中華字海》從中大量收字,朝鮮本《龍龕》才逐漸揭開神秘面紗。然而此書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研究者寥若晨星,研究成果僅存於數篇論文中,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疑難字的考釋與字形材料的引用上,從文字學角度的專題研究成果尚未見到。本文以能見到的現存最早的朝鮮本《龍龕》(1472年)為研究對象,在對全書進行系統整理的基礎上,作了如下研究:一、討論朝鮮本《龍龕》的性質,收集其版本,統計其收字數,追溯收字來源,分析編纂體例;二、探討朝鮮本《龍龕》在近代漢字研究、當代大型字書編纂上的價值;三、對其術語進行研究,內容包括說字、注音、訓釋、校勘、併部、增字上的術語;四、從字形、字音、字義、說字四個方面揭示朝鮮本《龍龕》存在的問題;五、從其原因上分析一字多收現象;六、著重分析朝鮮本《龍龕》同形字產生的原因。目前,學界對朝鮮本《龍龕》缺乏系統的研究,對其編纂體例、收字總數、收字來源的研究尚屬空白。通過對“今增”字的研究,有助於探明朝鮮本《龍龕》與《篇海》的傳承關係;進一步明確朝鮮本《龍龕》在辭書史上的地位和價值,以發揮校補其他字書的積極作用;可以總結前代大型字書“增字”的經驗教訓,對以後大型字書的編纂提供借鑒。通過對說字術語的研究,可以減少在字際關係溝通上的失誤,對大型字書的編纂與修訂具有參考和利用價值。在同形字問題處理上,《漢語大字典》、《字海》兩部大型字書均未给予足夠的重視,本文試對朝鮮本《龍龕》中的同形字進行搜集與辨別,考察其產生的原因,以期對二書的再版修訂提供借鑒。儘管《龍龕》的考釋、校勘成果顯著,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集衆家之長整理出一個好的校注本。通過本文的研究,可以為朝鮮本《龍龕》的全面校訂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