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监测数据孪生车流和温度作用模型与疲劳评估方法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ihe_88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型桥梁服役环境恶劣且复杂,在长期的车辆荷载、风荷载等动力荷载作用以及环境的长期侵蚀作用下,桥梁关键构件会发生疲劳开裂、锈蚀等病害,继而导致全桥安全性能退化,严重者甚至会危及桥梁的服役安全。疲劳和锈蚀作为大型桥梁钢构件的典型病害,一直是大型桥梁状态评估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钢结构的疲劳损伤是多种荷载以及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往往起源于结构的局部细节,然后逐步萌生和扩展,具有明显的尺寸效应。对于焊接构件,除车辆等疲劳荷载外,焊接残余应力对其疲劳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斜拉索作为大型桥梁结构中应用最普遍、最重要而且也是寿命最短的承力构件之一,在车辆荷载以及腐蚀环境的耦合作用下,其抗疲劳性能会显著降低,材料脆性增强,最终成为大型桥梁结构中服役寿命最短的构件。车辆荷载作为钢桥梁疲劳寿命的主导因素之一,是服役桥梁安全性退化和剩余寿命预测的荷载标准依据。为此,从结构体系的角度出发,建立原位过桥车流随机荷载模型以及环境模型,提出适用于考虑原位车流荷载、环境温度作用、焊接残余应力以及锈蚀等多因素耦合效应的大型桥梁关键构件疲劳评估方法是本文的研究目标。本文基于某斜拉桥健康监测系统长期监测的信息,从原位交通荷载、环境温度作用、多尺度基准模型的建立与更新、考虑多因素耦合效应的疲劳评估方法4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如下:(1)公路桥梁车辆疲劳荷载谱与车流荷载随机过程模型。本文首先根据安装于公路桥梁上下桥断面的动态称重系统多年的车流监测信息,对过桥车流荷载进行了统计,并建立了相应的车辆疲劳荷载谱与原位车流荷载随机过程模型。在已经任意时刻过桥交通流的车流量、构成以及相关车辆抵达时间以及个体特征信息的条件下,采用元胞自动机方法对桥上车队的演化过程进行仿真,以获取任意时刻桥上车辆的具体分布位置,继而为后文的桥梁的状态评估和寿命预测提供荷载分析模型。(2)环境温度概率分布模型及其对钢桥面板疲劳性能的影响。本文分别从不同温度条件下沥青混凝土铺装路面导致的汽车荷载扩散效应以及沥青混凝土铺装层与桥面之间的复合刚度效应两个方面来研究了温度对钢桥面板疲劳性能的影响。并基于桥址位置的环境温度监测信息、桥面温度监测信息以及结构温度监测信息分别建立了桥址位置环境温度的概率分布模型、桥面铺装层以及结构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关系模型。(3)桥梁多尺度有限元建模及其监测数据孪生模型修正方法。建立考虑结构损伤尺寸效应的多尺度有限元模型是对结构状态进行准确评估的关键。然而,有限元模型中尺寸误差、材料属性误差、边界条件误差、模型分析算法误差以及模型阶次误差等因素的影响,实际结构与有限元模型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种差异的存在,会严重影响结构状态的评估乃至寿命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本文提出了多尺度有限元模型的修正方法(径向基响应面的模型修正法、基于多任务联合优化网络的多尺度有限元模型修正法以及基于多模态融合回归网络的多尺度有限元模型修正法)。为保证有限元模型的高保真度,在这些多尺度有限元模型的修正方法中,本文将传统模型修正中的单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超多目标函数对应的Pareto优化问题进行优化求解。(4)斜拉桥正交异性桥面板车流与温度作用下的疲劳评估。根据某长江大桥健康监测系统多年监测的结构应变响应信息、车流信息以及桥面铺装层温度信息,建立了可同时考虑车辆荷载和环境温度作用的疲劳损伤回归模型,并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基于疲劳损伤回归分析模型的疲劳可靠度评估方法,最后将其用于某斜拉桥正交异性钢桥面结构的疲劳寿命预测。有别于传统的基于应力-寿命关系的评估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考虑车辆荷载与环境温度之间的耦合效应对钢桥面板疲劳性能的影响,而且能够量化荷载作用次序以及过桥交通流增长模式对结构疲劳寿命的影响效应。(5)基于数字孪生的斜拉桥混合监测与正交异性桥面板疲劳评估。焊接残余应力是正交异性桥面板疲劳开裂的重要诱因,在交通荷载的反复作用下,裂纹将从焊接残余应力受拉区域逐步萌生和扩展。仅基于已有的交通荷载监测信息对正交异性桥面板进行疲劳评估,而忽略交通荷载、环境温度作用与焊接残余应力之间的耦合作用,难以准确地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疲劳进行评估。基于此,本文将数值子模型技术用于正交异性桥面板中上顶板与U肋间连接焊缝的焊接残余应力的分布特性以及与车致应力、环境温度作用之间耦合效应的研究。针对传统的基于应力-寿命关系的评估方法中无法考虑焊接残余应力的缺点,本文采用基于连续损伤力学理论的非线性疲劳损伤模型对某在役斜拉桥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中上顶板与上顶板U肋的连接焊缝进行评估,并基于正交异性桥面疲劳实验对该非线性疲劳损伤模型进行了验证。(6)斜拉桥拉索车流荷载与腐蚀环境作用下的疲劳评估。在外部荷载以及腐蚀环境的耦合作用下,在役平行钢丝斜拉索索体中的高强钢丝腐蚀会加剧,抗疲劳性能降低,脆性增强,继而使斜拉索发生严重疲劳病害,过早的失去使用功能。本文首先根据不同锈蚀程度下的1670级高强钢丝的疲劳实验结果,结合多参数威布尔分布模型建立了不同锈蚀程度下考虑预拉力影响的高强钢丝的疲劳寿命分布模型;接着以单根高强钢丝的疲劳寿命分布模型为基础,基于并联体系理论,利用蒙特卡洛仿真方法建立了考虑索力与锈蚀之间耦合效应的斜拉索疲劳寿命模型;最后,基于已经建立的过桥车流荷载模型对不同锈蚀状态下的某斜拉桥斜拉索疲劳状态进行了评估。
其他文献
菜肴是中华美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预制菜肴产业方兴未艾,正成为乡村产业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支柱产业。然而,当前我国预制菜肴加工存在概念模糊、技术装备落后、标准缺失等问题,严重阻碍了预制菜肴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本文通过系统梳理预制菜肴概念、分类、发展历程、产业规模和存在问题,提出预制菜肴亟需突破的减菌、风味发育与保持、包装与仓储物流等关键技术;针对预制菜肴工业化加工特征品质保持难、绿色加工技术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3万亿元,国家的经济实力登上新台阶,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在经济建设方面,我国的经济发展走上了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在社会治理方面,我国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的复杂形势下,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
后疫情时代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背景下,作为应对各种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因素的重要手段,弹性适应越来越成为诸多城市规划编制的核心理念。然而,梳理研究与实践脉络发现,弹性并非追求一味弹性,需要在刚性的前提下适度弹性;弹性也并非到处适用,其核心策略与城市发展阶段紧密相关。由此,本文首先梳理了先进城市在不同阶段的弹性手段,包括新加坡在存量发展中提出的白色用地、保留用地,深圳在存量发展中提出的系统化城市更
散文大家韩愈的杂文《马说》,以马自喻仕子入世、朝廷取仕之弊———"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就写作艺术而言,作者借此喻彼、愤世嫉邪,可谓超然绝笔,然而,初中语文教师如能跳出此文,从政治、思想、文学三方面深入研究韩愈的坎坷人生及成就,必有助于客观解读《马说》的写作背景,尤其是唐代仕子的机遇观,进而引导学生感悟胸怀理想、勤奋学习等当下启示。
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转换来看,19世纪中后期的马克思主义,是以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为重大时代课题的;20世纪马克思主义以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旗帜,把以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课题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如何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重大时代课题的高度。习近平对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的判断以及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存”格局变化的阐释,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主题和理论特征、理论要旨和
<正>均值不等式是中学数学中的一个常见不等式,有很重要的地位,也经常被叫做均值定理,在不等式证明及求最值方面应用非常广泛.1均值不等式如果a,b都是正数,那么■,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对任意两个正实数a,b,数■叫做a,b的算术平均值,数■叫做a,b的几何平均值.因此把这一常见不等式叫均值不等式.
期刊
<正>回顾党的百年历史,我们始终要牢记初心,以人民为中心,我们的企业也要回归做企业的初心,扛起新时代的社会责任,为民立业,为子孙后代造福。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顾党的百年历史,国有企业是党一手缔造的,也是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的,始终是党领导人民赢得独立解放和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左膀右臂,是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期刊
<正>目前,世界食品发展呈现6大趋势:多样化、方便化、多功能化、组合化、高转化率化和无害卫生化。在这样的市场环境影响下,预制食品在市场上的销售额和影响力与日俱增。餐饮大数据研究与测评机构NCBD发布的《2021—2022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超过3000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会突破8300亿元。作为舌尖上的新产品、新服务,预制菜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关
期刊
基于自我肯定理论,分别引入自我推销作为中介变量和职场人际资本化作为结果变量,探讨了自恋对职场人际资本化的影响机制和边界作用。采用问卷收集了305名员工的数据。结果表明,自我推销策略中介了员工自恋与职场人际资本化之间的关系;领导排斥增强了员工自恋与自我推销的关系。更进一步,领导排斥增强了员工自恋—自我推销策略—职场人际资本化这一作用机制。
在生态文明导向的国土空间保护与利用格局下,提升存量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成为理论与实践的迫切难题。与"摊大饼"式增量扩张开发模式相比较,存量用地的复合开发是一种立体化、内涵式的增长方式,且更能显著地提升用地效率与空间质量,正逐渐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策略之一。而土地复合开发的适用类型之一是城市中的邻避设施。将土地复合开发应用到邻避设施更新中,可以化解公众对邻避设施的抵触情绪,确保正常功能的实现,也能提升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