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简要回顾了当代西方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的同时。对其所面临的理论困难和产生这种困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他们在研究认知和意识问题时所采取的那种过于强调“自上而下”地从现有进化水平的人脑的基本结构和工作模式出发来研究认知和意识的实现方式及其本质,而忽视或轻视了“自下而上”地从原本无认知和意识能力的物质世界的基本层次出发,来逐步揭示认知和意识的本质以及演化与发展的基本规律的研究方式,是导致这些困难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当代西方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研究中存在的这种方法论的缺陷。本文根据恩格斯关于通过“追溯人类精神的史前时代,追溯人类精神从简单的、无构造的、但有刺激感应的最低级有机体的原生质起到能够思维的人脑为止的各个发展阶段”的方式来解决“能够思维的人脑的存在”这一奇迹的明确指示,和列宁关于“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这一英明论断,在吸取当代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研究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认知和意识问题研究的新思路。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为指导,以自然科学规律为主要工具,沿着物质世界,尤其是生命世界进化与发展的基本方向,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两种研究方法相结合,在物质世界进化与发展的每一个层次内,寻找认知和意识自然起源与演化的蛛丝马迹,逐渐揭示认知和意识的本质以及自然起源与演化的基本规律。正是沿着这一正确思路出发,本文在以原始认知的自然起源与演化为主线的较为系统的研究中,得到了一些全新的结论——明确划分了认知起源与演化的四个层次、七个阶段;明确指出了生物的有目的行为和最初的自我观念(或意识)起源于前三级认知阶段、人类的语言和能够用语言(或符号)表征的人的自我意识和意识等起源于后三级认知阶段、人的无语言表征的具体形象思维起源于前三级认知阶段、简单的有语言表征的抽象思维出现于后三级认知阶段、而有语言(或符号)表征的复杂抽象思维则出现于四级认知阶段。初步探讨了认知的本质以及认知与智能和意识的关系,尝试对当代西方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研究中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给出了一个新的回答,并提出了一个有别于图灵测试的智能判断的新标准等。这些结论的取得,不仅对当代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研究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也为扩大马克思主义意识论的研究范围,尤其是弥补国内学术界在马克思主义意识论研究中在认知的自然起源与演化研究方面存在着的一些不足,提供了新的理论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