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码印花工艺具有低污染、低消耗、高附加值、柔性化生产的特点,顺应了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趋势,同时迎合了“小批量、多品种、短交期”的快时尚之风,符合未来印染行业的转型发展。不同于传统印花,数码印花无法把所需化学助剂与染料配在一起,所以必须预先将助剂施加到布面,即预上浆。因此,本文针对棉织物、锦纶织物进行了数码印花的预处理方式等方面的研究,进而讨论出适用于棉锦交织物的数码印花工艺。为了获得表观得色量高、两种纤维得色差异性小、牢度高的棉锦交织物数码印花产品,经过前期的实验研究讨论了三种比较有效的数码印花预处理方式,主要利用织物表观得色量以及同色性来表征印制效果,从而筛选出相对合适的工艺处理方式,然后再进行织物的摩擦色牢度、耐洗色牢度等性能指标测试。第一种预处理方式即常规工艺,使用DM-8812A糊料配制预处理液对织物进行上浆,通过单因素变量实验探究了预处理液中的组分和汽蒸条件对印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液的最佳配比为:0.8%的dm-8812a,6%的尿素,6%的硫酸钠,1%的碳酸钠;最佳汽蒸工艺为102℃*14min。第二种预处理方式是先利用色媒体对织物进行阳离子改性,再用dm-8812a糊料所配制的浆料按照前文所总结的最优工艺条件对织物进行上浆。因此通过单因素变量实验探究了色媒体改性工艺条件对印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改性工艺为:3%(o.w.f)色媒体,浴比1:10,65℃条件下织物浸渍改性液20min,选择皂洗剂2g/ldm-2539g+2g/ldm-1522进行防沾色皂洗处理。第三种预处理方式是采用醚化2d树脂交联剂作为数码印花的预处理剂,织物通过浸轧预处理液、晾干、数码印花、烘干、汽蒸、焙烘、皂洗等步骤,来完成数码印花的加工过程。通过单因素变量实验分别讨论了活性染料、酸性染料在织物上的数码印制效果。结果表明活性染料树脂预处理最佳工艺为:预处理液:100g/l醚化2d树脂、25g/l催化剂c-8;树脂整理后织物室温晾干;汽蒸工艺102℃*13min;焙烘160℃*3min。而酸性染料树脂预处理最佳工艺为:预处理液:100g/l醚化2d树脂、25g/l催化剂c-8;织物树脂整理后室温晾干;汽蒸工艺102℃*13min;焙烘170℃*3min。本文经过探讨发现,前两种预处理方式都可以印制得到表观得色量较高、牢度也较高的棉锦交织物数码印花产品。且通过阳离子改性再上浆进行数码印花的织物相比常规工艺具有更高的得色量,同色性效果还与常规工艺相当。而第三种预处理方式,即醚化2d树脂处理得到的棉锦交织物数码印花产品,其棉、锦纶两种纤维的得色差异性较小。其中由活性染料印制得到的织物的K/S也比较高,同时有比较好的色牢度;而其中由酸性染料印制得到的棉锦交织物的得色相对较浅,色牢度与前面常规工艺相比也稍低,但是该处理工艺条件下棉、锦纶两种纤维的同色性效果是最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