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电网电压等级在不断升高,电网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输电网中坚层网架指的是介于主网架与下级配电网之间的网络,其在整个电力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其位置和功能的重要性,研究其结构及其与经济发展适应性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针对中坚层电网网架结构,从调研抽象网架结构、分析影响网架结构发展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最后进行实例验证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国内外输电网网架结构的情况,通过调研分析网架结构资料数据,详细阐述了国内外网架结构的发展现状和演变历程,运用图论等知识从中抽象分类出典型网架结构单元,大致可以分为单电源供电与双电源供电形式两大类,具体形式则包括辐射式、单链式、双链式、单环式、双环式等,多电源供电形式可由单电源和双电源叠加形成。结果表明,抽象得到的典型网架结构单元在所有组成整体网架的结构单元中所占比例很高,抽象结果具有代表性。2)通过调研国内外输电网网架结构资料,以500kV变电站数量、220kV电厂数量、220kV线路总长度和数量、220kV变电站的变电容量等因素来表征网架结构的发展,发现国民经济、电网属性、气候环境三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网架结构发展,其中国民经济因素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产业比、进出口总额;电网属性因素包括:用电负荷密度和人均用电量;气候环境因素包括年平均温度和年平均降水量,对这三类因素和表征网架结构发展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负荷密度对网架结构发展产生的影响较大。3)为了对网架结构进行更细致的评价,建立了基于负荷密度的评价输电网结构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网架结构指标、可靠性指标、经济性指标和协调性指标。用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抽象出的典型结构单元进行评价,得出了在不同的负荷密度下各种典型结构单元的适应性,最后选取实际电网,对不同负荷密度下的该网架结构进行统计分析,验证了典型结构单元与负荷密度适应性结论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