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发布实施的《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使混凝土异形柱结构的推广应用有了国家行业标准的支持,拓展了混凝土异形柱结构的应用范围。但是由于异形柱具有承载能力较低、抗震性能不理想、钢筋较密集等缺陷,有关学者提出在异形柱截面中主要配置型钢,形成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具有承载能力较高、刚度较大、延性和变形性能好等优点,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普通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的缺陷,扩大异形柱结构的适用范围。国内外学者在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斜截面承载力、抗震性能等方面开展了一定的研究,并得到了一些重要研究成果,结果指出配置型钢后的钢筋混凝土L形柱在各项性能指标上有了显著提升。然而,目前关于该新型结构在压弯剪扭复合受力下的力学性能等还未见太多报道。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模型试验、有限元模拟、强度计算等几个方面对压弯剪扭复合受力型钢混凝土 L形柱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设计了一套复合受力加载装置,完成了 18个承受恒定轴压力复合弯剪扭作用的型钢混凝土 L形柱拟静力试验,试验主要考虑了扭弯比、配钢形式和肢高肢厚比三个变化参数,揭示了压弯剪扭复合受力型钢混凝土L形柱的破坏过程和破坏形态,分析了滞回特性、骨架曲线、承载能力、刚度、延性、耗能等力学性能指标以及各变化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扭弯比试件主要发生弯曲破坏,大扭弯比试件发生扭转破坏,其中弯曲破坏又细分为弯曲破坏、弯剪破坏和弯扭破坏。采用ABAQUS软件对压弯剪扭复合受力型钢混凝土 L形柱试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试验与仿真相互印证的结果均表明:从抗弯角度看,实腹配钢试件的抗弯承载能力要好于空腹配钢以及空腹槽钢配钢试件的抗弯承载能力,从抗扭角度看,空腹槽钢配钢试件的承载能力要好于空腹配钢以及实腹配钢试件的承载能力。运用平衡(塑性)桁架模型并参考相关规范规程,对试件单一受力状态下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轴压比和扭弯比对压弯剪扭复合受力型钢混凝土L形柱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轴压比及扭弯比对试件的抗弯极限承载力均有较大的影响。在轴压比0.15的轴压力的作用下,试件的试验弯矩极限承载力比纯弯弯矩极限承载力都有较明显的下降,实腹配钢、空腹配钢及空腹槽钢配钢的平均降幅依次在27.4%、28.1%、28.6%左右;在小扭弯比(0~0.3)条件下,施加扭矩的作用对实腹配钢型钢混凝土试件抗弯承载力的影响最大,随着扭弯比的增大,试件弯矩承载力逐渐降低,实腹配钢、空腹配钢及空腹槽钢配钢的平均降幅依次在26%、30%、30%左右;在大扭弯比(0.89)条件下,试件弯矩承载力降低幅度很大,降幅近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