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系统供冷暖热性能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200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对室内环境供暖供冷效果及舒适性要求的提高,地板辐射供冷、暖技术迅速发展。近几年较为先进的空气源直接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可以省略制冷剂与水的二次传热,相比于传统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传热效率。而空气源直接地板辐射供冷暖系统在此基础上,又大幅度提高了地板辐射系统的利用率,节约成本,一套系统可两季使用。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得越来越多的面积大、有多房间供冷暖需求的场所尝试地板辐射供冷暖系统,但是当前的地板辐射系统面临着管路过长,各房间冷暖效果差异较大等问题。本文提出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供冷暖系统,借鉴多联机空调系统,将制冷剂管道分段,使各盘管多联,进入各房间,不仅可以在缓解管道长度限制,冬夏季节都使用,还可以减弱各房间冷暖效果差异。本文首先对使用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系统的办公建筑中,同一层内以水平管程相差约为35m的两个房间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物理数学模型,并通过夏季供冷实验,对比实验数据和模拟的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准确可靠性,并进行了结露分析。再通过Airpak3.0对其房间冬、夏季节热泵标准情况下系统供冷暖时房间热舒适情况进行相关的数值模拟,并对比两个房间的差异性,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夏季管程较长的房间地板表面平均温度略高,冬季则略低,两个房间平均相差1℃左右,最大不超过2℃;2.夏季开启新风装置后,房间内空气湿度较低,室内温度会比空气的露点温度至少高出1℃,地板表面不存在结露风险;3.两个房间距地面0.1m处温度都高于20℃,夏季竖直温度梯度都为正值,冬季则为负值,距地面0.1m与1.7m处温差均小于3℃,各房间同等高度温差也小于2℃;4.夏季室内人员工作区域内风速均小于0.25m/s;5.夏季两个房间平均温度维持在23-26℃左右,冬季在22-24℃左右,较为舒适。6.夏季近地面处,风口下人员稍有不满意,但冬、夏季工作区域内温度场均匀,PMV﹑PPD均在标准范围内,两个房间差异性较小,舒适性均良好。最后使用费用年值法对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系统的经济性作出分析,并与多联式空调供冷暖系统对比,发现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系统更加经济,可以节约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
其他文献
我国地域辽阔地震频发,频发的地震造成了大量建筑的破坏,导致了大量人员伤亡和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建筑进行抗震设计十分必要。桩基础是最常用的基础形式之一,因其造价低、承载力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地下结构、基坑工程等领域,对建筑物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其抗震性能对建筑的安全也不容忽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超高层建筑、深大基坑等复杂结构越来越多,支护形式也更加多元化,地下连续墙作为一种常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居生活品质的提高,建筑能耗突出的问题日益显著化,而作为建筑热工性能较为薄弱室外透光围护结构的性能改善,则成为建筑节能的关键问题之一。半透明光伏窗通过将光伏组件和普通白玻璃进行组合,在满足建筑采光、装饰等需求时,还可以利用太阳能产生清洁电力,具有良好的主动节能优势。但由于光伏外窗的光热性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室内光热环境的影响也有其显著的特征,这导致其与传统玻璃窗的设计与应用有所不
含水粉细砂地层是地下工程施工中较难治理的地质条件之一,其含水量丰富,自稳性差,胶结强度低,如果施工过程中处理不当,极易造成涌水、溃砂等重大安全事故。粉细砂地层孔隙小,当采用注浆法对其进行加固时,要求所使用的浆液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常用的水玻璃等化学浆液对此地层的加固效果很不理想。为能有效加固此类地层,急需开发高渗透性浆液,并对其注浆加固机理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以太原地铁2号线南中环街站的粉细砂地层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消毒副产物一经发现就受到人们的重视,其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毒性会对人体造成巨大的危害。GAC-UF一体化净水柱即颗粒活性炭-超滤一体化净水柱,是将活性炭和超滤两种净水工艺组合在一个柱子内的装置,这种组合工艺不仅节省了水厂占地,而且对于能耗损失和成本都大幅度降低。之前已经对其处理饮用水常规指标(硝酸盐氮、硫酸盐、重金属六价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筑空调采暖能耗迅速升高,由燃烧传统化石能源进行供暖所导致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开发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的任务迫在眉睫。太阳能和空气能是两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受到极高的重视和青睐。空气源热泵体积小、效率高,可以取代以燃煤方式进行的集中供暖,在热泵应用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系统是比较常见的空气源热泵系统,该系统结合了
在环保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高污染、高耗能的传统建筑行业正在面临变革。装配式结构因具有环保节能、绿色生产施工、缓解劳动力紧缺的压力、建造速度快等优点,成为国家首要推广的新型建筑结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以其自重轻、承载力高、抗震性能优越和综合经济效益低等特点正得到推广和快速发展。随着国内建筑钢结构行业的逐步推进,建筑钢结构构件的生产也正在向工业化方向发展。但是,目前国内建筑行业的钢结构加工制造设备在
针对我国农村地区住宅建筑分散不利于集中供暖和以燃煤为主的取暖方式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在国家倡导的清洁取暖政策下,本文结合太阳能和热泵利用技术,建立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以满足农村地区冬季供暖需求。由于不同地区的太阳能资源和气候条件存在差异,系统的适应性是其应用和推广的重要考量因素。本文通过模拟研究,分析该系统在不同气候区的适用情况,并从配置和控制策略上对系统做进一步的优化。首先,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
阳泉市娘子关供水工程修建在太行山中段。东起娘子关发电厂的取水口西至阳泉市区的猫山,终点是阳泉水厂的配水池,总长度一共大约有30km。建设了一、二、三级加压泵站以及扬水管道,主水泵12台,总装机容量12770k W,总地形扬程419.396m。娘子关泵站水泵从投入运行到现在为止,已经将近三年,水泵进口与口环结合处的泵壳、过水流道内及水泵一级叶轮入口边叶片在相同部位产生局部汽蚀,密封环圆弧处及泵壳上盖
岩体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往往取决于对岩体介质力学特性的理解与把握。岩体中结构面的存在形成了岩体中复杂的结构特征,岩体的力学响应受到所包含的结构面的几何及力学特征的很大影响。正确认识裂隙岩体的力学性质,对于合理研究岩体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以裂隙岩体为研究对象,采用颗粒流离散元方法,构建具有随机裂隙网络特征的等效岩体模型,并对其开展数值加载试验,研究裂隙岩体力学参数的结构效应
近年来“煤改电”项目在北方农村地区清洁供暖中得到了推广使用。但对于经济条件较弱的农村家庭而言,每年的取暖费仍旧较高,只能通过降低室内温度来减少该费用,因此,辅助供暖成为农居环境中一种有效的取暖手段。本文提出一种低功率座椅辅助供暖方式,通过研究人体在该供暖方式下的热舒适性来探讨其在农村地区使用的可行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在环境温度14、16和18℃三个实验工况下,选取在校健康大学生作为受试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