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血清中Ⅱ型胶原水平与骨性关节炎程度之间的关系,探讨早期OA的诊断,为早期预防和治疗、力争在疾病的临床前期或亚临床期就做出诊断提供可能。 背景 骨性关节炎是以关节软骨的合成与降解失衡所导致的软骨丢失为特点的慢性疾病,OA以其高发病率及由此产生的病废、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因而成为亟代解决的医学问题。软骨胶原是软骨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代谢的改变对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产生重要的影响。导致骨性关节炎中软骨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关节软骨胶原合成和分解代谢的失平衡。 目前对骨性关节炎(OA)的诊断和病情评估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和关节镜检查等加以判定。 (1) X线照片:OA的早期表现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骨端的囊性变及骨赘的形成。 (2) CT:对关节软骨的改变显示较差,较难发现早期异常。对关节面的硬化、骨赘形成、软骨下骨囊形变显示较好。 (3) MRI:较X线片能更早、更准确地反应OA的病理改变,但对于OA早期的胶原纤维构架损害、软骨中不规则裂隙、血管浸润2-3m一下的病损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