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安全信息供给模式 ——基于政府与第三方认证机构互补性的研究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sjsp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公众的生活质量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其中一个最显著的改变就是基本满足了公众在食品消费数量上的需求。但是,近几年频繁爆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充分说明目前我国消费者已经不再满足于食品数量安全性上的需求,而是渴望满足食品质量安全性上的需求。因此,解决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性的需求已经成为了我国政府的当务之急。本文从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源出发,通过Spence信号传递理论,分别探讨消费者与企业在面对质食品量安全信息传递结果不同时的决策行为及市场反应,同时对比此类情况下,政府管制食品安全市场的绩效,总结造成这类现象的本质在于食品交易中供求双方的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为解决食品安全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本文立足政府与第三方认证机构之间的关系,以政府管制理论、产权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为依据,阐述政府披露质量安全信息存在先天性缺陷,同时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质量安全信息仅依赖市场中的价格传导机制也会产生紊乱。由此证明质量安全信息由政府或市场单方面提供是较难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这必然会造成食品安全市场的失灵。因此,通过引用公共选择理论与Buchanan俱乐部理论,推断出第三方认证机构具有提供信息的可能性,即政府可与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力量相互弥补,共同向消费者供给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在上述模式下,政府凭借其强制力与权威性对信息披露有着不可替代性,而第三方认证机构不仅契合政府监管体制,还能够满足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需求的差异化,对信息的传递具有弥补作用。根据Spence信号传递理论,第三方认证机构以声誉作为抵押与媒介,向食品企业换取质量安全信息,并通过简单直观的食品认证标签向消费者传递经过检测提取的质量安全信息,而消费者根据食品认证标签选择满足自己质量安全风险偏好的食品。为论证现实可能性,本文以政府信息披露平台的建设,表明政府信息供给的不可缺失性;以方圆标志认证集团(CQM)为例,具体分析第三方认证机构如何在食品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作为转化与传递信息的中介发挥作用;另外,还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数据资料,通过样本统计整理得出消费者对第三方认证机构的认知程度、对其认证标签的信任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最后根据上述理论结合实践的分析,针对政府与第三方认证机构互补性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供给模式,本文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研究生教育是增强综合国力、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力量,面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新形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以研究生课堂教学评价为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着力点,深化研究生专业知识学习,培养其在研究学习中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学术探索等能力。研究生的课堂教学评价要在深刻挖掘研究生课堂教学特点的基础之上,改变研究生课堂教学评价只注重教师教学行为、评价指标未体现
演讲是一门艺术,演讲者通过演讲,或传达信息;或表达对某件事情的看法;或引发听众感情的共鸣。为了达到演讲的目的,演讲者在演讲中经常运用多种策略,在针对演讲的口译中,由于源语与目的语的差异,要做好这样的任务对译员提出的要求是很高的。本文以目的论为理论指导,对2008年奥巴马和麦凯恩竞选演讲内容的交替传译实践进行案例分析。目的论十分重视行为论强调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译语读者的文化,尤其是译本在译语文
语体是在长期的运用过程中历史形成的与由场合、目的对象等因素组成的功能分化的语境类型所形成相适应关系的全民语言的功能变异类型~1。《新疆图志》是新疆建省后的第一部综合性通志,体例丰富,内容包罗万象。《学校志》和《兵事志》同属于《新疆图志》,但因二者不同的语体类别,在语言手段的选用上形成了各自的特色。我们以2.06万字的《学校志》和2.16万字的《兵事志》为语料,经过对比,主要考察《新疆图志》说明语体
家庭离散,这一因家庭成员分散流动而四处散居的现象,在当前中国的农村家庭中仍普遍存在。而家庭离散中又以夫妻离散最为常见,对家庭的影响最大。在夫妻离散如何影响婚姻关系的议题上,由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以及测量方式的差异,学界内尚未达成一致的共识。因此夫妻间的离散究竟给婚姻关系带来何种影响仍然是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本文基于7省13市(区)农民工调查数据,将空间分析视角带入夫妻离散与婚姻关系的研究之中,并借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提出,为了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村庄更美丽目标的实现,我们必须优先发展农业和农村,实施农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中国。村容村貌的整治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如今很多农村地区生活垃圾随意倾倒,所以农村生活垃圾的治理成为改善村容村貌的关键环节,本文选取山西省定襄县为实证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对定襄县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山西省农村地区在生活垃圾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旨在从传统课堂的单向控制的交流方式向多向交流方式转变。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通过师生、生生多向交流,使得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但多向交流方式具有动态性和生成性,这就增加了语文合作学习课堂管理的难度。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合作学习课堂管理的有效性,对促进教师语文合作学习课堂管理能力、学生语文素养、学生合作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新HSK四级作为汉语学习由初级向高级过渡的重要阶段,是考查学习者是否具备日常学习和工作基本交际能力的重要尺度,同时也是非洲地区申请孔子学院奖学金的必要条件。新HSK四级考前培训是教学最后阶段最重要的一环,但在学生学习及其教学效果等方面却一直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学生缺勤严重、课堂积极性不高、做题正确率低、成绩提高缓慢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不够丰富,缺乏针对性;教学环节缺
本文主要梳理了史料教学理论建构的过程和特征,反思了史料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论文认为我国史料教学的理论研究大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双基时代已有学者提出在教学中运用史料,这一阶段的成果长期未被重点关注,但是具有一定的价值;改革开放后能力目标地位的上升和国外经验的介绍推动了史料教学理论认识的发展,学者提出了史料教学的概念和相关的模式;新世纪课程改革迈入了“三维目标”的时代,国外经验的对比性研究和实践经验的
计算思维作为灵活运用工具、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顺应我国创新驱动的发展需求,成为21世纪必备技能之一。计算思维和编程密切相关,然而目前的编程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游戏化学习的引入解决了编程中的众多难题,因此本研究将游戏化编程教育应用到中学生的计算思维培养研究。首先梳理计算思维和游戏化编程文献,对其研究现状进行研读,分析目前计算思维的概念、方法以及游戏化教学模式、原则。其次以文献综述为基础,将分解、
艺术作品的阐释是艺术哲学与分析美学领域的重要议题。有关同一作品的多种阐释中,是否存在唯一正确的一种?作品自身是否存在独立于任何意图的意义?作者意图是否决定了作品意义?分析美学家们在这些问题上争论不休。而作者意图作为艺术作品阐释的重要标准之一,始终是讨论的一个焦点。反作者意图论主张,作品意义独立于作者意图。极端作者意图论则认为,作者意图等同于作品意义。作者意图论与反作者意图论的这场争论从二十世纪起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