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2014年4、7、10月分别在阿拉善荒漠区4种不同干扰生境(过牧、禁牧、开垦和轮牧)采用铗日法对生境当中的啮齿动物群落进行调查,并运用FDiversity软件计算了不同干扰条件下啮齿动物功能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1)优势种:4种不同干扰条件下啮齿动物群落优势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012年过牧当中的优势种为小毛足鼠(phodopus roborovskii),而在2013-2014年优势种为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2012、2014年禁牧当中的优势种为子午沙鼠,而在2013年为五趾跳鼠(Allactaga sibirica)。2012、2014年轮牧当中的优势种为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而在2013年为子午沙鼠。开垦当中优势种3年为子午沙鼠。(2)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大小依次为:禁牧>轮牧>过牧=开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大小依次为:禁牧>轮牧=过牧>开垦。物种均匀性指数大小依次为:禁牧>过牧>轮牧>开垦。(3)啮齿动物功能性状:啮齿动物功能性状在4种不同干扰下的响应明显不同,总体上开垦当中体型小或中等、寿命较短(2年以下)、繁殖持续期长(5个月以上)、年繁殖代数多(年繁殖2次以上)的啮齿动物数量显著高于其它三个干扰(P<0.05),而禁牧和轮牧当中体型中等以上、寿命长(2年以上)、繁殖持续期短(2-3月)、年繁殖代数少(年繁殖1次)的啮齿动物数量显著高于开垦(P<0.05)。(4)啮齿动物功能多样性指数:不同干扰下功能多样性指数年度间存在差异。功能丰富度指数:3个年度中开垦降低了功能丰富度指数。功能均匀性指数:2012-2013年轮牧与禁牧当中的功能均匀性指数显著高于开垦和过牧(P<0.05),2014年各干扰下的功能均匀性指数无差异(P>0.05)。功能离散度指数:2012年禁牧当中的功能离散度指数显著高于其它三个干扰(P<0.05),2013年开垦当中的离散度指数显著低于过牧与轮牧(P<0.05),2014年开垦当中的离散度指数显著低于禁牧(P<0.05),3年开垦功能离散度始终为最低。(5)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功能多样性指数间的相关性分析:功能丰富度指数、功能均匀性指数与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极显著正相关(P<0.001),功能离散度和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显著正相关(P<0.05)。功能丰富度指数、功能离散度指数、功能均匀性指数之间均极显著正相关(P<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