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线性-超支化杂化聚合物具有区别于线性聚合物,又不同于传统超支化聚合物的独特结构,已成为研究聚合物构-效关系的重要模型化合物之一。目前,已报道的线性-超支化杂化聚合物多为无定型结构,同时两部分的极性相同或相近。若能将非极性的线性聚乙烯结构与极性的超支化结构相连接,所得的两亲性线性-超支化聚合物有可能将聚乙烯与超支化结构的特性相结合,进而在热性能、流变、力学、结晶等方面表现出独特的性能。为此,我们首次将烯烃配位聚合、非环二烯烃异位聚合与开环多支化聚合相结合,制备了一系列的线性聚乙烯为主链,超支化聚缩水甘油为支链的接枝聚合物,并成功实现了超支化支链沿线性聚乙烯主链的可控排布,进一步以此类聚合物作为模型化合物,探究了聚乙烯基线性-超支化共聚物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乙烯与十一烯醇的共聚合反应,制备支链末端带有羟基的线性聚乙烯,并以它为大分子引发剂,通过缓慢滴加缩水甘油单体的方式,引发开环多支化接枝聚合反应。通过1H、13C NMR、DEPT和2D HSQC核磁谱图的表征,证明了接枝反应的成功,并详细分析了超支化聚缩水甘油的微结构和支化度;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夺质子率及Nglycidol/NOH值,可控制超支化共聚物的聚合度和分子量分布;通过DSC、XRD、TGA和接触角的表征测试,研究了线性-超支化共聚物的结晶、热和表面等性能。2、采用非环二烯异位聚合(ADMET)的方法,首先合成等间距羟基支链的线性聚乙烯,然后在强碱的去质子化作用下形成大分子引发剂,再通过缓慢滴加缩水甘油单体的方式,引发开环多支化接枝聚合反应,最终制备出支链等间距的线性聚乙烯-超支化接枝共聚物。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制备了一系列的线性-超支化接枝共聚物,并采用了FIT-IR谱图、1H和13C核磁谱图对超支化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通过DSC、XRD、TGA等对共聚物结晶、热、表面等性能的研究。3、通过酰化作用,将线性-超支化共聚物羟基末端转化为不同的官能团,研究端基结构对共聚物的化学及物理性能的影响。XRD、DSC、表面接触角等测试结果表明,分子间氢键作用力可增加共聚物的结晶性能和亲水性;SEM断面形貌的研究结果表明,两亲性线性-超支化共聚物对LLDPE/PCL共混物起增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