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聚乙烯基—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zh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线性-超支化杂化聚合物具有区别于线性聚合物,又不同于传统超支化聚合物的独特结构,已成为研究聚合物构-效关系的重要模型化合物之一。目前,已报道的线性-超支化杂化聚合物多为无定型结构,同时两部分的极性相同或相近。若能将非极性的线性聚乙烯结构与极性的超支化结构相连接,所得的两亲性线性-超支化聚合物有可能将聚乙烯与超支化结构的特性相结合,进而在热性能、流变、力学、结晶等方面表现出独特的性能。为此,我们首次将烯烃配位聚合、非环二烯烃异位聚合与开环多支化聚合相结合,制备了一系列的线性聚乙烯为主链,超支化聚缩水甘油为支链的接枝聚合物,并成功实现了超支化支链沿线性聚乙烯主链的可控排布,进一步以此类聚合物作为模型化合物,探究了聚乙烯基线性-超支化共聚物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乙烯与十一烯醇的共聚合反应,制备支链末端带有羟基的线性聚乙烯,并以它为大分子引发剂,通过缓慢滴加缩水甘油单体的方式,引发开环多支化接枝聚合反应。通过1H、13C NMR、DEPT和2D HSQC核磁谱图的表征,证明了接枝反应的成功,并详细分析了超支化聚缩水甘油的微结构和支化度;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夺质子率及Nglycidol/NOH值,可控制超支化共聚物的聚合度和分子量分布;通过DSC、XRD、TGA和接触角的表征测试,研究了线性-超支化共聚物的结晶、热和表面等性能。2、采用非环二烯异位聚合(ADMET)的方法,首先合成等间距羟基支链的线性聚乙烯,然后在强碱的去质子化作用下形成大分子引发剂,再通过缓慢滴加缩水甘油单体的方式,引发开环多支化接枝聚合反应,最终制备出支链等间距的线性聚乙烯-超支化接枝共聚物。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制备了一系列的线性-超支化接枝共聚物,并采用了FIT-IR谱图、1H和13C核磁谱图对超支化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通过DSC、XRD、TGA等对共聚物结晶、热、表面等性能的研究。3、通过酰化作用,将线性-超支化共聚物羟基末端转化为不同的官能团,研究端基结构对共聚物的化学及物理性能的影响。XRD、DSC、表面接触角等测试结果表明,分子间氢键作用力可增加共聚物的结晶性能和亲水性;SEM断面形貌的研究结果表明,两亲性线性-超支化共聚物对LLDPE/PCL共混物起增容作用。
其他文献
古河活水来$$    梁鸿水利风景区位于江苏无锡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紧依无锡母亲河伯渎河。此河源远流长,是我国最古老的人工河流,亦是京杭运河的支流。周太王长子太伯为了侄
报纸
在分析战时野营保障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物元分析法相关理论,建立了战时野营保障效果综合评价的物元模型,并通过实例进行了分析。
采用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沼泽化草甸和温性草原4种西藏高原典型草地类型地上生物量定点观测数据,分析其地上生物量季节动态变化特征和生长规律。结果表明,高寒沼泽化草
该文对由水泥混凝土薄层和沥青混合料小梁粘结形成的复合试件进行直接拉伸试验,研究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沥青加铺层的拉伸强度,分析和讨论了预留裂缝宽度、加铺层级配类型和
以油茶籽油与虫白蜡复配物为基质,辅以鱼鳞胶原蛋白肽和少量高级烷醇等原料制备了水包油型润肤乳,并按有关标准对产品进行了性能测试和评价。结果显示:润肤乳的感官和理化指标
【摘 要】通过机电类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探索分段式、模块化教学模式;通过以能力目标为主线,设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模块化的课程体系、目标产品的教学模式、分阶段的教学组织形式、项目化的教学方法;分析分段式、模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分段式 模块化教学 集中式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157-02 
适从《草业科学》拜读大作《饥寒无惧伴熊狼》。这是继《草业琐谈》之后的又一力作,也深感应向您的勤奋、敬业精神学习。惭愧之余,溯及早年故事,强诌一首,聊搏一哂。少年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