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典是语言的一面镜子,也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美国传统词典》(1982年)认为词典是“一本参考书,包含有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单词及其信息。这些信息一般包括单词的意义、发音及其词源。”
词典是词典学的研究对象。更确切地说,词典学研究词典编纂的理论和实践并从中获取经验。词典学的任务归根结底是要总结出一套有关词典编纂的正确的理论和成功的方法,借以指导词典的编纂工作。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汉英语文词典的发展过程,从而总结出其编纂的理论和方法。
词典编纂的目的不同,词典的类型也就不同。这里我们把词典分为以下几种:根据词典的内容,我们可以把词典分为语文词典、百科词典和专科词典三种;根据词典中使用的语言的多寡,我们可以把词典分为单语词典、双语词典甚至是多语词典;根据词典的主题,我们可以把词典分为一般词典和专门词典;根据词典的篇幅,我们可以把词典分为大型词典、中型词典和袖珍词典三种。本文主要谈论的是汉英语文词典。
我国语文词典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本文第一章简单叙述了其发展的三个时期。然而与之相比较,我国汉英语文词典的历史相对短暂,只有近200的历史,可以分为4个时期:第一阶段为1815-1911;第二阶段为1912-1977;第三阶段为1978-2000;第四阶段为2001-现在(2005)。
对于汉英语文词典的这段历史,本文的第二章通过列举各个时期代表作的方式进行了详尽的叙述。同时还阐叙了这些词典的详细信息,如词典的篇幅、体例与词条的释义等等。从对这些代表作品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每个时期汉英语文词典的优缺点。
随着每个时期的发展,读者的需求也因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词典编纂必须满足读者这些不断变化的要求。本文的第三章着重介绍了每个历史时期词典编纂的特点:第一个历史时期从1815年到1911年,是由西方所谓的“词典学家”统治的阶段。实际上,这些词典编纂者大部分是西方传教士或教士,他们没有词典编纂方面的理论知识。因而,这一阶段汉英语文词典的质量相对来说不高;第二个历史时期从1912年到1977年,这一阶段见证了中国人在汉英语文词典编纂方面所作出的尝试;第三个历史时期从1978年到2000年,汉英语文词典编纂事业迅速发展,许多高质量的词典得以出版发行;第四个历史时期从2001年到现在,汉英语文词典继续发展,进入了繁荣时期。此外,第三章还就我国语文词典经历的三个时期(胡名扬,1982:32)与我国汉英语文词典的四个时期进行了对比,找出了其中的一致性。
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与外面世界更加频繁的接触,汉英语文词典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面临着巨大的需求。然而,词典编纂的基本要求不能忘记。本文第四章强调了编纂词典时必须注意的三个问题:知识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具体到汉英语文词典的编纂,这三个要求同样适用。新世纪,词典编纂工作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也在迎接新的挑战,在开辟新的发展道路。就怎样使汉英语文词典编纂更加完善,第四章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汉英语文词典的编纂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怎样处理词类标注问题以及建立汉英语料库等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词典的编纂工艺也在发生巨大的改变。现在,计算机和网络已经成为编纂词典的重要工具,这就大大缩短了词典编纂、修订的周期,也为词典质量的提高和数量的增加提供了方便。同时,词典编纂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突出一部词典的创新性,如何开发大规模的汉英语料库,等等。然而,迎接挑战,不断创新,这也正是词典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