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Br/Zn3(OH)2V2O7·2H2O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jiang_doct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全球性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使得光催化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研发与制备新型高效的可见光催化材料成为了该领域的热点课题。钒酸盐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焦钒酸锌(Zn3(OH)2V2O7·2H2O,简写成ZVO)是其中一种重要的钒酸盐类材料,具有特殊的多孔框架结构,但其对太阳光利用率低,可见光催化活性也较低。为改善焦钒酸锌的可见光催化活性,本论文采用复合窄带隙溴化银(AgBr)的方法,通过水热和沉淀两步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χ-AgBr/ZVO复合催化剂,通过XRD、SEM等多种技术手段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为探针污染物,考察了 χ-AgBr/ZVO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活性,筛选出效果最佳的催化剂的制备条件,进一步探索了复合催化剂可见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和甲基橙的影响因素以及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前驱液pH=10、120℃水热10h、AgBr与ZVO的质量比为0.20时,制备的0.20-AgBr/ZVO复合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活性最好,同等条件下,1.0g/L的催化剂在120min内对亚甲基蓝(10mg/L)的降解效果比单独的焦钒酸锌提高了 220%。(2)0.20-AgBr/ZVO复合催化剂对亚甲基蓝的降解实验表明:亚甲基蓝初始浓度为10mg/L、催化剂投加量为1.5g/L、溶液pH在4-10的范围内,光照120min后,亚甲基蓝的脱色率均能达到90%左右;NaCl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有抑制作用,而Na2SO4则有促进作用;该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的稳定性较好,重复使用4次后,光催化引起的脱色率变化不大。(3)0.20-AgBr/ZVO复合催化剂对甲基橙的降解实验表明:甲基橙初始浓度为20mg/L、原始pH条件下、催化剂投加量为1.5g/L时,光照5h后,甲基橙脱色率达到最大,为86%;pH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的影响不大;Na2SO4对甲基橙的降解起促进作用;随着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的增加,脱色率逐渐下降。(4)亚甲基蓝和甲基橙的可见光催化降解过程基本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随溶液初始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其他文献
利用盆栽模拟试验和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三江平原2种典型湿地———小叶章湿草甸和毛果苔草(Carexlasiocarpa)沼泽CO2排放通量进行观测,探讨不同植株密度下湿地生态系统CO
水体中砷氟含量超标会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地下水中单砷、单氟及砷氟复合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峻的环境问题。吸附法由于其简单高效、成本低廉并且颗粒吸附剂可以再生利用而
目的探讨尿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NAG)在成人
近年来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水环境中的重金属残留浓度持续升高,具有易积累、毒性大、难降解等特点。微量的重金属即可构成毒害效应,通过沉淀、吸附和食物链的放大作用,对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已发表的有机合成阿维菌素B2衍生物的相关研究资料;旨在引起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兴趣来更深一步开发阿维菌素B2的相关衍生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阿维
描述了通过动力制动改造使DF8B型机车能同时进行空气制动和电阻制动,并详细说明了具体的技术改造方案。
以棕刚玉、碳化硅、铝酸盐水泥及超微粉等为原料制备了棕刚玉基Al2O3-SiC-C铁沟浇注料,研究了球状沥青加入量对其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球状沥青的最佳加入量;在此基础上,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