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减排CO2的燃煤发电系统技术经济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110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室气体的排放给全球气候带来了巨大灾难,而燃煤发电所造成的CO2排放量巨大,因此,对燃煤发电系统进行CO2减排刻不容缓。对燃煤电厂进行CO2捕集,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就在于,由于CO2捕集装置所带来的巨大的能耗和投资成本的增加。对减排CO2的燃煤发电系统进行详细的系统热力性能分析和经济性分析,是进一步对系统进行技术和经济优化设计的关键,开展这部分研究工作具有实际意义,但是目前相关研究还较少。首先对一国内典型的600MW燃煤机组的传统发电系统、燃烧后捕集改造系统和氧/燃料燃烧改造系统进行了模拟仿真计算,搭建了三种发电系统的仿真模型,对系统的能量平衡和质量平衡进行计算,获得系统的主要能耗模拟结果和详细的热力学参数,为进一步的火用分析提供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在燃烧后MEA捕集发电系统中,再生塔的再沸器能耗是能耗增加的主要部分,可以通过抽取低品位的热能来对其进行供热,有效降低该能耗。氧/燃料燃烧发电系统中,空分系统的能耗占系统发电量的18%左右,是能耗增加的主要原因。CO2压缩系统消耗的能量仅次于再沸器热耗和空分系统,其压缩过程中每一级压缩气体的温度可达到120℃左右。氧燃料方式的系统发电效率略高于燃烧后捕集方式。其次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对减排CO2的燃煤发电系统进行详细的火用分析计算和比较。分析了减排CO2的燃煤发电系统与传统燃煤发电系统中能量的利用状况,损失发生的部位和各个子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研究结构表明,燃烧后CO2捕集整合系统的火用效率为35.59%,氧/燃料燃烧系统的火用效率为37.75%,相较传统燃煤发电系统均有大幅度下降,锅炉设备在燃烧后捕集系统与传统燃煤系统中,均为火用损失最大的设备,这是由于燃烧和传热的不可逆造成的。通过对汽水循环系统的火用分析研究,发现汽水循环系统与MEA捕集系统整合时,除了要考虑合理的抽汽温度和压力,还要考虑尽可能利用低压缸排汽对再沸器供热,这样有利于低品质热源的利用,减少系统的火用损失,在减排CO2的燃煤发电系统中,CO2压缩系统的火用损失比较较小,但有较大的热能浪费,可以用于加热给水以减少系统火用损失。然后运用矩阵模式的热经济学方法对传统燃煤发电系统、燃烧后捕集发电系统和氧/燃料燃烧发电系统进行热经济性分析,分析其发电成本的形成过程和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热经济性优劣。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燃煤发电系统为0.28¥/KWh,燃烧后捕集发电系统为0.53¥/KWh,氧燃料发电系统为0.40¥/KWh,矩阵模式热经济学对减排CO2的燃煤发电系统有良好的适应性,能够科学合理的对其进行成本核算。在三种燃煤发电系统中,凝汽器的热经济学产品—燃料成本差值最大,其火用经济性较好,虽然能量损失很大,但是其能量品味很低,所以损失的燃料火用并不大。锅炉换热系统的火用经济系数均较小,应考虑对锅炉及换热系统进行合理优化。燃烧后捕集和氧/燃料燃烧系统中CO2压缩装置的非能量成本较高,应考虑如何降低其非能量费用。氧/燃料燃烧系统中空分系统的产品—燃料热经济学成本相差巨大,火用损失巨大,火用效率很低,具有优化潜力。最后基于夹点分析技术对燃烧后捕集发电系统和氧/燃料燃烧系统与CO2多级压缩系统进行了热能分析与整合,提出了合理的换热器网络设计,达到了热能回收降低系统能耗的目的。通过对燃烧后捕集发电系统的夹点优化改造,节约了42.55%的加热工程用量和70.15%的冷却工程用量。通过对氧/燃料燃烧发电系统的夹点优化改造,节约了约58.15%的外加热公用工程和88.93%的外加冷却公用工程量。优化设计之后的CO2多级压缩与CCS发电系统的整合系统,间接增加发电产量约为10.8MW左右,提高系统发电效率约为0.78%。
其他文献
<正>阅读需要想象力,因为我们作者交给读者的条件是很简单的,就是一个文字,不像电影那样直接交给你画面,阅读是需要你自己在脑海里面重现这个形象的,所以我觉得有阅读的人必
词汇板块(词块)研究是近些年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工作者十分关注的一个领域。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在词汇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计算机数据统计分析发现,英语语言交际并非仅仅
在多条柔性直流并行的异步联网系统中,无论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还是两侧交流电网发生严重故障,都会导致交流电网出现大幅功率缺额或盈余,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危害。本
为了研究锥栗花粉萌发的最适条件,以白露仔花粉为试材,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探索了H3BO3和2,4-D、GA3、IBA、NAA及其组合对锥栗花粉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单因素处理试
通过对四川、重庆等多个优秀运动队8个项目200名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及对部分运动员、教练员进行访谈,发现专业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性质与产生的原因与他们所从事的运动项目有关
目的 为进一步推广优质护理,建立优质护理服务长效机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回顾、专家咨询法构建了优质护理特色病房建设标准,并随机抽取45个优质特色护理病房4500名
目的 探究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3年5月-2015年7月于本院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研究Mg(OH)2和Mg(OH)2/包覆红磷复配阻燃聚丙烯材料的性能及阻燃剂的阻燃机理,对阻燃聚丙烯进行力学性能、阻燃性能的测试,并使用扫描电镜二次电子成像分析试样的拉伸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