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承红色基因 保护利用红色遗产
【出 处】
:
雅安日报
【发表日期】
:
2020年01期
其他文献
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众多,是大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其不仅增加了我国出口贸易额,而且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规模小和各种条件的限制,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文章对此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目的:水飞蓟素(Silymarin,SM)是提取自菊科植物水飞蓟干燥种子的天然黄酮木脂素类化合物,是天然的抗氧化剂,而SM在皮肤修复方面的作用尚未引起广泛关注,并且SM溶解性不好,药物递送效率不高,透皮性能差,严重限制了SM的应用。将SM制备为脂质体可以同时提高SM溶解度和透皮性能,并且脂质体缓释特性可以使SM持续发挥作用。验证SM的体外抗氧化性,将其制备为水飞蓟素脂质体(Silymarin li
近年来,中国社会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步得到了提高,人民群众对于中医药的服务需求的增长较为迅速,各中医医院的发展同时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机遇,在当下的这种情况下转变中医医院的管理模式是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在管理模式上,中医医院同西医医院具有很大的不同,西医医院源于西方,中国引进西方医疗技术时,也同样引进了西医医院的管理模式。在管理模式方面,中医医院很好地继承了西医医院的发展基础
后疫情时代,各国经济复苏态势分化,国内外货币政策周期错位加剧,使得金融体系脆弱的新兴经济体不得不面对跨境资本流动规模及其波动性急剧增大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构建内外部流动性指数,基于ARIMA模型测度2005年第一季度—2021年第三季度间主要新兴经济体跨境资本流入与流出波动率,采用MS-VAR模型对源于外部发达经济体及新兴经济体内部的流动性及其叠加冲击—金融周期差异—跨境资本流动波动的风险传导链
中医传入新加坡后以中医慈善机构为主体推动当地的中医教育、医疗和科研的发展,至2000年中医才被正式纳入国家医疗保健体系,但是中医在新加坡只是作为辅助疗法,未纳入与西医同等的管理机制和津贴体系。受内外因素影响,中医在新加坡的发展仍面临一些困境。现主要从注册、医疗、中药和教育4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主要面临的困境:有执照没行医者逐年增加,中医执业者年龄偏大;中医作为辅助疗法,管控严格且未纳入基本医疗保险体
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学术发展历程中的显著特征之一。随着中医药高等院校教育模式日渐走向规范和统一,学术流派特色逐渐淡化,影响了学术的争鸣与创新。近年来随着国家的重视,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与传承空前繁荣并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涌现出一批从各个角度、用多种方法研究中医学术流派的学术成果。新学说的开创与实践成为中医学术发展的引擎。但目前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在概念规范、文化阐发、特色技术应用、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还
目的:分析新时代背景下中医技术在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应用现状及创新情况。方法:选取某中西医结合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200例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融入中医技术,比较两组管理前后临床管理服务质量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患者对中医护理服务的总需要率为92.00%,对中医食疗指导服务的总需要率为89.00%,对中医养生
中医思维作为中医学传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国传统哲学理念影响下逐渐产生的,其整体观念、阴阳理论、藏象理论和中和观念等理念无不映射着中国哲学的思辨智慧。随着西医学的交融与碰撞,中西医学在个体化与标准化、灵活辨证与标准治疗等方面的差异逐步显现,各具特色、互相交流的趋势愈发显著。面对中西交流的新形势,传承精华、坚持中医思维是基础与根本,守正创新、强化逻辑性与求真性则是发展中医药的重要切入,在了解中
新课标指出:当前的教育教学要关注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为培育新世纪复合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培育复合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实现跨学科教学,而跨学科教学不仅可以融合不同学科的思维,帮助学生拓展思路,还可以为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教学当中,教师必须认识到跨学科教学的价值和必要性,在美术教学当中挖掘其他学科当中的美术元素,并通过学科之间的融合碰撞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发展,扩大美学教育的范围
春秋时期,因材施教理念就被孔子大力提倡。课程标准也倡导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智力、学力、兴趣等的不同,采用分层教学方式,注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差异性的角度,探讨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途径,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