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放射防护效果调查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q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及其防护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4月到2015年6月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胃肠外科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腹腔恶性肿瘤患者27例,其中腹膜后原发恶性肿瘤患者2例,肾上腺癌手术切除术后腹腔转移患者1例,胰腺癌患者5例,宫颈癌后腹膜转移患者3例,直肠癌腹腔转移患者5例,卵巢癌复发患者2例,肝癌腹腔转移患者1例,输尿管癌腹腔转移患者2例,胃肠道间质瘤腹腔转移患者1例,脑胶质瘤术后盆腔转移患者1例,直肠类癌局部复发患者1例,膀胱肿瘤复发患者1例,臀部血管外皮细胞瘤术后复发患者1例,直肠黑色素瘤患者1例;男9例,女18例,年龄3975岁,平均63.5岁,原发肿瘤1例(直肠黑色素瘤患者),其余26例均为腹腔转移肿瘤;1例患者行7次粒子植入治疗,2例患者行4次粒子植入治疗,1例患者行3次粒子植入治疗,7例患者行2次粒子植入治疗,16例患者行1次粒子植入治疗,粒子植入治疗次数共计48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表现、手术史、术后病理或穿刺病理、肿瘤标志物及放射线检查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所有患者均无手术切除适应证或不能耐受手术治疗,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后限期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明确粒子植入次数、部位、时间、术中术后防护措施,对接受过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的病例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特别是植入粒子3年之后存活患者的调查和防护情况;对医护人员的操作、护理进行记录、分析,明确是否以及采取何种防护措施,分析临床工作中存在何种防护问题。结果2例患者术后出现穿刺部位出血,经止血等对症治疗后治愈。3例患者术后出现穿刺部位疼痛,可耐受,未予特殊处理。5例患者术后粒子出现不同程度移位,经随访观察,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未予处理。本组患者未出现放射性肠炎、肠瘘、感染等并发症;对27例患者进行防护状态下剂量测定,低于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和我国《电离辐射防护与放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l8871—2002规定放射性工作人员50 mSv/年的剂量限值,说明在防护状态下的医护人员是安全的;本组27例行放射性粒子植入的住院患者进行放射防护知识的调查,患者出院时对放射防护的掌握人数比例明显升高,说明加强宣传放射防护能够提高患者对临床放射防护的重视程度,对临床放射防护有重要意义;对培训前后医护人员的掌握程度进行数据分析,P=0.047<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医护人员体表剂量定期检测(每三个月一次),至目前为目,尚未有一位工作人员超出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和我国《电离辐射防护与放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l8871—2002规定的放射性工作人员50 mSv/年剂量限值,说明医务人员对射线的防护措施得当、有效。全组患者均随访,最长3年,最短4个月,未出现一例因放射损害致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家属未发现一例放射损害;到目前未止,尚未有一例医务人员因从事放射性粒子致放射剂量超标。结论1、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并发症少,具有临床安全性。2、放射防护状态下125I放射性粒子周围放射剂量小,说明患者自身防护的重要性。3、对患者的宣教及医护人员的培训能够提高其对125I放射性粒子的认识,增强对放射防护的重视程度。4、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应当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放射防护及其管理,并严格执行,才能避免放射损害的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Branemark提出的骨整合理论是口腔种植体成功的基础。种植体的表面特征如表面形貌、亲水性、化学组成影响着骨整合的发生。种植体的表面改性-Ti02纳米管可显著促进成骨细
美国南海政策的调整反映了其总体战略需求的变化,其最根本的着眼点在于维持战略平衡和区域稳定。奥巴马政府高调介入南海争端既与其积极重返东南亚有关,也与其推进亚太"再平
天然气水合物有时会以结核状、层状、脉状或块状等裂隙形态发育在深水盆地的细粒泥质沉积物中,该类型天然气水合物被称为裂隙充填型.与孔隙充填型不同,裂隙充填型天然气水合
It is critical to study how different for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affect forest carbon sequestration under global climate change regime.Previous researches focu
影视翻译是翻译研究中的一个新兴的领域,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尝试应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大元功能对经典电影《美人计》的字幕翻译进行了研究,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