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作为人们立足当今社会的两大必备基本能力已经受到人民的普遍认可。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基地如何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也已经成为学校教学面临的新问题。本文从英语小组合作教学方式的内在含义为切入点分析了英语小组合作的优点和存在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措施,希望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完善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主导 师生互动 自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3(c)-0000-00
1 初中英语小组合作教学的理论及优势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个体学习的相对概念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学家David Koonts率先提出并在20世纪80年代被广泛应用。小组学习顾名思义是指将不同性别、能力、个性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并明确分工和目标,采取互相讨论、教师引导的方式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创新性教育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融入英语教学有其特有优势。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更注重在情景中培养学生交际能力,英语这种强调交际功能的特点恰好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平台,分组学习的形式天然的克服了传统英语学习交际无门的现象。
2现阶段初中英语小组合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目标不明确
在初中这个意识形态和世界观还未成熟的年龄,做到自觉预习和复习的学生相对较少,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下构建小组合作学习很容易造成部分学生浑水摸鱼、蒙混过关。
2、滥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新课标教学改革后,学生主导、师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方式被引入课堂,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常常冠以课堂创新教学方法而遭到普遍滥用。有些教师宁缺毋滥无论教学内容合适、难易与否都一律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让学生互相讨论、合作学习,造成学生对所学内容一直半截,课堂学习毫无价值。
3、组织缺乏科学性
小组合作学习缺乏科学性表现在分组不科学、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课堂秩序混乱的问题。教师在分组时往往按照就近原则,采用前后桌或者临近若干同学为一组的方式,虽然简单便捷但是却忽略了小组成员内部的差异,造成合作小组名存实亡。在小组合作内容上教师不能准确的把握和引导,问题不是过于简单就是过于困难,往往造成冷场和讨论过于激烈的现象导致课堂秩序难以维持。
4、小组合作等同于小组讨论
一些教师在英语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常常产生误区,把小组合作学习等同于小组讨论。部分教师会把问题布置后由学生自由发挥,相互讨论,在一番激烈争论后派一名同学来总结,其他学生则作为观众来听取同学发言,这种是典型的小组讨论形式,大家形成共同的想法和意思而小组成员个人对问题的理解就无从考证、不得而知了。
3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高效性
1、科学分组、合理分工
小组合作学习要有序、有度和有效,因此科学合理的安排人数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初中生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学习基础所以建立4-6人的合作学习小组是比较适宜的。人数过少或者过多都不利于组员的相互交流。另外,在分组上应摒除就近原则以自由组合、意思自治、尊重个人意愿的原则为主教师特殊调换为辅的原则。在小组组成形式上可以采用动态的方式实行轮换同时小组成员角色也不应该固定不变,做到组成结构丰富化避免排外现象产生。
2、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目标
在确定小组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明确这次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内容、方式。要让学生明白这次合作研究的目标是什么、自己在小组中的任务是什么,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小组合作教学避免偏题的现象出现。
3、预留思考空间
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特别留个学生充分准备和独立思考的时间。课堂时间毕竟有限,教师应该将预备工作提前布置给学生,为此组织课堂小组合作教学的频率也不宜过于频繁。给予充分准备和思考的空间、时间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小组合作教学的过程中更好的发挥而且还可以令课堂教学更有效率避免应付了事现象的出现。
4、教师合理引导与调控
我认为教师在小组合作教学中的引导可以分成三个阶段。首先,合作前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的引导。教师要引导合作小组的成员围绕着中心问题来进行交流和举例及归纳,为小组成员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例如:在教授九年纪英语第八单元时涉及一个名为格桑花西部助学教育的救助协会,围绕着这个话题教师可以有目的的为学生设计一些像what could do for the children in western parts?和What did we do for them?这样的问题并且给予一定提示包括告诉学生可以张贴广告、打电话告诉亲朋好友;捐赠零用钱、衣服、书籍等各种方法,使学生按照教师的大体思路来正确的思考这个问题。其次,就是在合作小组学习过程中的引导和调控。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看着同学们自主学习而是扮演一个指挥着和引导者的角色,教师在同学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到各个小组听取意见、发表见解、补充建议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取舍和加工,在整个过程中把握和调控好时间、进度及气氛,避免出现因时间过长出现学生无所事事,时间过短学生难以发表自己观点的情况。最后,教师在课后合理的布置作业和定期回顾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小组合作并非是单一的课堂学习依旧要延伸至课外,保持知识教授的连贯性。
4 结语
教学方式的改革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的是长时间的努力和探索。在力求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展示学生个性的同时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仍然是有效的学习和完成自身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充分利用英语合作小组教学这个新型的教学方式的同时也要积极改进、不断完善、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赵乐燕.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组织的实施[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2] 肖云仙.初中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3] 成春华.浅谈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英语之友(综合版),2010
[4] 郎雪冰.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学版),2010
[5] 刘维军.浅谈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海外英语(中旬刊),2010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主导 师生互动 自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3(c)-0000-00
1 初中英语小组合作教学的理论及优势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个体学习的相对概念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学家David Koonts率先提出并在20世纪80年代被广泛应用。小组学习顾名思义是指将不同性别、能力、个性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并明确分工和目标,采取互相讨论、教师引导的方式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创新性教育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融入英语教学有其特有优势。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更注重在情景中培养学生交际能力,英语这种强调交际功能的特点恰好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平台,分组学习的形式天然的克服了传统英语学习交际无门的现象。
2现阶段初中英语小组合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目标不明确
在初中这个意识形态和世界观还未成熟的年龄,做到自觉预习和复习的学生相对较少,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下构建小组合作学习很容易造成部分学生浑水摸鱼、蒙混过关。
2、滥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新课标教学改革后,学生主导、师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方式被引入课堂,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常常冠以课堂创新教学方法而遭到普遍滥用。有些教师宁缺毋滥无论教学内容合适、难易与否都一律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让学生互相讨论、合作学习,造成学生对所学内容一直半截,课堂学习毫无价值。
3、组织缺乏科学性
小组合作学习缺乏科学性表现在分组不科学、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课堂秩序混乱的问题。教师在分组时往往按照就近原则,采用前后桌或者临近若干同学为一组的方式,虽然简单便捷但是却忽略了小组成员内部的差异,造成合作小组名存实亡。在小组合作内容上教师不能准确的把握和引导,问题不是过于简单就是过于困难,往往造成冷场和讨论过于激烈的现象导致课堂秩序难以维持。
4、小组合作等同于小组讨论
一些教师在英语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常常产生误区,把小组合作学习等同于小组讨论。部分教师会把问题布置后由学生自由发挥,相互讨论,在一番激烈争论后派一名同学来总结,其他学生则作为观众来听取同学发言,这种是典型的小组讨论形式,大家形成共同的想法和意思而小组成员个人对问题的理解就无从考证、不得而知了。
3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高效性
1、科学分组、合理分工
小组合作学习要有序、有度和有效,因此科学合理的安排人数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初中生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学习基础所以建立4-6人的合作学习小组是比较适宜的。人数过少或者过多都不利于组员的相互交流。另外,在分组上应摒除就近原则以自由组合、意思自治、尊重个人意愿的原则为主教师特殊调换为辅的原则。在小组组成形式上可以采用动态的方式实行轮换同时小组成员角色也不应该固定不变,做到组成结构丰富化避免排外现象产生。
2、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目标
在确定小组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明确这次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内容、方式。要让学生明白这次合作研究的目标是什么、自己在小组中的任务是什么,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小组合作教学避免偏题的现象出现。
3、预留思考空间
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特别留个学生充分准备和独立思考的时间。课堂时间毕竟有限,教师应该将预备工作提前布置给学生,为此组织课堂小组合作教学的频率也不宜过于频繁。给予充分准备和思考的空间、时间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小组合作教学的过程中更好的发挥而且还可以令课堂教学更有效率避免应付了事现象的出现。
4、教师合理引导与调控
我认为教师在小组合作教学中的引导可以分成三个阶段。首先,合作前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的引导。教师要引导合作小组的成员围绕着中心问题来进行交流和举例及归纳,为小组成员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例如:在教授九年纪英语第八单元时涉及一个名为格桑花西部助学教育的救助协会,围绕着这个话题教师可以有目的的为学生设计一些像what could do for the children in western parts?和What did we do for them?这样的问题并且给予一定提示包括告诉学生可以张贴广告、打电话告诉亲朋好友;捐赠零用钱、衣服、书籍等各种方法,使学生按照教师的大体思路来正确的思考这个问题。其次,就是在合作小组学习过程中的引导和调控。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看着同学们自主学习而是扮演一个指挥着和引导者的角色,教师在同学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到各个小组听取意见、发表见解、补充建议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取舍和加工,在整个过程中把握和调控好时间、进度及气氛,避免出现因时间过长出现学生无所事事,时间过短学生难以发表自己观点的情况。最后,教师在课后合理的布置作业和定期回顾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小组合作并非是单一的课堂学习依旧要延伸至课外,保持知识教授的连贯性。
4 结语
教学方式的改革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的是长时间的努力和探索。在力求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展示学生个性的同时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仍然是有效的学习和完成自身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充分利用英语合作小组教学这个新型的教学方式的同时也要积极改进、不断完善、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赵乐燕.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组织的实施[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2] 肖云仙.初中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3] 成春华.浅谈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英语之友(综合版),2010
[4] 郎雪冰.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学版),2010
[5] 刘维军.浅谈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海外英语(中旬刊),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