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政府部门收支缺口持续扩大。新预算法限制了地方政府在投融资平台上的融资,使得其转而寻求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各类公共事业,从而推动了 PPP模式的发展。华夏幸福(China Fortune Land Development,简称 CFLD)的固安模式因其创造性典型经验入选国家发改委PPP示范项目。数目众多的PPP项目使得华夏幸福营业收入大幅增加,企业价值得到飞快提升,但也使得其需要更为雄厚的资金来维持企业经营。本文通过对华夏幸福固安工业园区新型城镇化PPP项目供热收费收益权资产证券化的财务动因、成功前提以及相关风险进行分析,为我国目前参与PPP项目的社会资本在融资方面提供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借鉴意义。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从理论层面验证了 PPP项目与资产证券化具有天然契合性,值得后续企业效仿实施,具有理论和现实上的研究意义;然后结合华夏幸福PPP资产证券化案例进行案例分析,对其操作流程、核心设计思路等关键环节进行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结合其目前所处环境、财务现状及融资成本对其实施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进行了验证。再次,列举了其存在的风险及缓释措施并指出了该证券化尚存在的问题。最后详细分析了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关具体政策:完善各行业基础资产标准、定期核查PPP项目运作情况以及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通过对列入全国首批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之一的华夏幸福项目进行分析,本文认为PPP项目结合资产证券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PPP项目前期投资大,投资回收期长的弊端;能够建立起合适的融资机制,提供新型融资途径,盘活存量资产,使得社会资本能够理性拥抱PPP,借鉴意义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