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边境调节机制将推动世界经贸格局重构
【出 处】
:
人民政协报
【发表日期】
:
2020年01期
其他文献
双胎贫血-多血质序列征(TAPS)是一种单绒毛膜双胎的并发症,由胎盘的细小动静脉吻合支慢性输血造成。TAPS与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在临床表现上有一定的重叠性,但各有明确的定义,需要予以区分。产前识别依赖于超声多普勒血流监测,但仍存在漏诊的可能,处理需个体化。由于TAPS的早产率和新生儿并发症率均较高,需要在具备胎儿医学和新生儿加强监护的医院进行诊治,并长期随访。本文通过报告一例TAPS的案例
<正>云南省东北部大关地区志留纪地层发育。早在1942年郭文魁、黄劭显曾将该区志留系划分为三部分:下部"龙马页岩";中部命名为"大关层",认为属萨洛普期(Salopian);
会议
静脉输液是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将各种药物、血液、营养物质等输入人体。它是临床上重要的治疗、抢救措施之一[1]。输液时需要控制滴速[2],滴速则是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药物性质及治疗的效果等通过计算来调节[3],临床经验输液流速范围一般在10-100滴/min[4],快捷便利地调节输液流速对有效治疗、避免引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的流速调节器,护理人员需对照时间
背景:结直肠癌(CRC)是最常见也是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CRC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不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更成为了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问题。目前对结直肠癌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联合治疗。虽然随着这些治疗手段的长足进步,CRC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但晚期CRC的预后仍然极差。因此,阐明CR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精确分子调控机制至关重要,对于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围绝经期妇女常见的疾病之一,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出现以烘热汗出,烦躁易怒,倦怠乏力,腰酸耳鸣等为主要证候特点,或伴有经停的一组证候群的疾病,严重影响了女性的身心健康。治疗上,目前西医对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首选药物治疗,药物多为雌孕激素类,因其见效快的特点,故被广泛使用,但通过调查发现使用激素类药物后会引起诸多不良反应如:多毛、乳房触痛、胃肠道反应等。中医通过整体观察,辨证论治,治疗
<正>已有多项研究报道了与COVID-19相关的神经系统并发症。这项前瞻性研究旨在探讨接受COVID-19治疗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的自然病史。受试者是被诊断为COVID-19后症状持续至少6周的成年患者。在确诊3个月时,对所有患者进行心肺评估、认知评估、抑郁评估、焦虑评估、实验室检查和胸部CT等神经系统检查。这项研究纳入135例患者,对其中76例患者进行3个月和1年的随访。报告显示59%的患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