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散铜-MoS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_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机械、电子以及航空航天工业的迅猛发展,对铜基复合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具有良好导电导热性,而且要求具有较高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本文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弥散铜-MoS2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的粉末制备方法,以寻求最佳的材料制备工艺得到具有优良性能的复合材料。通过SEM、XRD、DSC、TEM等检测仪器对材料的组织性能进行分析,最后将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载流摩擦磨损试验,分析摩擦因数和磨损率的变化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普通混料法和球磨混料法两种混料方式对铜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经过压制烧结后,普通混料方法制备的弥散铜-MoS2复合材料的密度值、硬度值和导电率值均明显优于球磨混料方法。2.分析球磨混料时粉末颗粒的变化过程后发现,混合粉末经过高能球磨后,聚集了大量的畸变能、缺陷能以及表面能,储存在细化后的粉末颗粒表面、晶界以及大量的缺陷中,这些储存的能量对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具有显著影响。3.运用XRD和DSC技术分析了复合材料在烧结后发生的相变过程。分析后发现,MoS2的成分发生变化,铜与MoS2在烧结后形成了复杂的铜钼硫化合物Cu1.84Mo6S8和CuMo2S3相。这个过程是吸热反应,反应温度为532℃。4.用热压烧结法制备复合材料时,研究了含不同质量分数MoS2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发现,随着MoS2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密度、抗拉强度和导电率明显下降,而硬度变化不大。5.研究了两种不同的压制方式制备复合材料的工艺。研究发现,热压烧结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性能优于冷压法制备的复合材料。6.将热压烧结后制得的试样进行载流摩擦磨损实验研究,分析了电流和速度变化对复合材料耐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含3%(wt)MoS2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含3%(wt)MoS2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均小于含1%(wt)MoS2的复合材料。
其他文献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70岁,2017年8月19日因“咳嗽、发热,周身乏力4天”入住我院,于4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少量白痰,发热,最高温度达38.5℃,发热时伴周身乏力,时感胸闷
针对靖边油田青阳岔区块油井管杆腐蚀严重的问题,通过现场调研和取样化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块油井管杆腐蚀主要是CO2和H2S共同作用的结果。室内利用咪唑啉和炔氧甲基胺合成了
研究了Fe3O4复合粉体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采用溶剂热法合成出磁性Fe3O4纳米粉体,通过改进的Stber法和沉淀聚合法对Fe3O4颗粒进行包覆Si O2和聚甲基丙烯酸酯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感染的临床特征、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感染60例,将感染患者随机分为
按照一个统一的方法,即以?24‰和?14‰作为纯C3和纯C4植被下表土总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δ13CTOC)的端元值,利用来自环北太平洋地区的中国东部、澳大利亚以及北美大平原地区的
末次冰期以来的陆地植被中C3/C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曾被广泛的争论,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同气候因素,而不是大气CO2浓度,是最主要的驱动因素.但对于某一具体的
采用热压烧结法制备弥散铜-MoS2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力学性能以及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随着MoS2含量的增加,材料力学性能降低、导电率下降,而耐磨性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