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父母监护权撤销制度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h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未成年人监护问题是世界各国都普遍关注的热点。随着立法理念不断优化更新,具体的法律规定更加契合实际,世界各国也不断加强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障,呈现出国家公权力逐渐干预监护的趋势。2016年6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一批典型案例,撤销了失职监护人的监护权,这批案件在立法和实践中也具有很大的意义,激活了沉睡已久的监护权撤销制度,为该制度在我国的完善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在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们应持续关注监护权撤销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完整的保护。本文研究思路为:以案例引出问题,立足于未成年人权益的保障,从我国父母监护权撤销制度切入,阐述其理论基础及研究的必要性;其次,重点剖析我国的父母监护权撤销制度,具体分析该制度在立法层面的不足和具体实践中的难点;最后,基于我国国情,同时借鉴域外立法和实践经验,为我国父母监护权撤销制度提出建议,最终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监护体系。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域外的立法和实践经验糅合在对我国父母监护资格撤销制度的分析中,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域外的某些经验予以借鉴。本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我国撤销父母监护资格第一案引入,提出该制度在我国现阶段所存在的各类问题。第二部分,论述了我国父母监护权撤销制度的基本理论,包括监护权和亲权的界定及相互差异、监护权撤销和转移的关系、监护权撤销制度的法理基础、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在中国及国外的现状。第三部分,重点剖析我国父母监护权撤销制度,该部分为论文的重点和难点。首先,从立法技术和立法原则分析我国父母监护权撤销制度在立法层面的不足。其次,分析该制度在我国具体实践中的难点。结合案例,从发现问题、撤销条件、起诉主体、安置制度以及监护监督的环节展开分析。第四部分,针对该制度在我国的完善提出相关建议。基于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立法与实践经验,提出相关完善建议,健全我国未成年人监护体系。
其他文献
西部大开发实施10年来,中国半壁河山的西部发展变化引人瞩目。为进一步促进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从“十一五”规划起,中央即着手规划西部经济重点发展区域。200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
泥石流暴发后常常会淤埋、冲毁沟内建筑物,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开展泥石流影响区建筑物易损性评估是防灾减灾的核心工作之一。该文以汶川县七盘沟为例,在实地调研
通过对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对比实验的案例与数据分析,文章发现:在班级层面上优秀教师比普通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值高;高期待的优秀教师在课堂里会通过提供积极的学习与情感环境
为掌握和了解海南沿岸岸线侵蚀现状和局部岸段岸线趋势变化,首先利用三个不同时期(1970年、1990年和2016年)遥感影像识别岸线数据,在ArcGIS平台和数字岸线分析插件模块下,结合海岸侵蚀强度等级划分标准,分别得到了1970-1990年、1990-2016年和1970-2016年的海南省海岸侵蚀现状等级空间分布,摸清了不同时段间海南省的岸线侵蚀变化状况。其次,利用三个不同时期(200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