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采用KH550为硅烷偶联剂对纳米SiO2进行改性,对改性前后的纳米SiO2采用XRD、TEM、FTIR、NMR等表征手段研究样品的微观结构、表面羟基含量、有机/无机界面相互作用等问题。实验
【基金项目】
: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11A150024);信阳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KH550为硅烷偶联剂对纳米SiO2进行改性,对改性前后的纳米SiO2采用XRD、TEM、FTIR、NMR等表征手段研究样品的微观结构、表面羟基含量、有机/无机界面相互作用等问题。实验结果表明,纳米SiO2经过KH550的改性,亲水性减弱、亲油性增强,表面质子运动活性也随之增加,并且KH550与SiO2有相互作用存在。29Si核的NMR谱表明,由于KH550与纳米SiO2表面的偶极相互作用,分子运动变慢,使得纳米SiO2改性后的29Si弛豫时间比改性前明显增加。
其他文献
<正>1奇怪的现象对比Na2CO3与NaHCO3性质时,必不可少的一个演示实验是向两者的溶液中分别滴加CaCl2溶液,根据他们的性质可以预期,前者应该出现白色沉淀,后者则没有明显现象。
对改性木质素磺酸盐处理含Cr6+废水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改性木质素磺酸盐投加量、吸附时间、pH值和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实验条件下,改性木质素磺酸盐投加
采用天然棉花为模板制备了具有高光催化活性的SnO2/ZnO复合中空纤维光催化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技术对其相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MB)的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现代解剖学教学教学已进入了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时代。我校于2015年购买并安装了3D-Body 8.0版,利用3D多媒体,教研室对部分专业的解剖学课程设计进行
本文合成了中间体BMIC(氯化-1-甲基-3-丁基咪唑)和BMIC-AlCl3离子液体。在100℃下,利用AlCl3摩尔分数为0.667的酸性BMIC-AlCl3离子液体在不同的基体材料上成功地电解出了金属Al
通过利用偶联剂和超声分散将TiO2表面功能化,在其表面引入烯键,与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在交联剂存在下共聚,制备了不同纳米TiO2含量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复合水凝胶.采用红外光
本实验以小麦秸秆为原料,提取木质素并对其进行两次改性合成低成本重金属吸附剂。第一次改性是木质素与二乙烯三胺、甲醛发生曼尼希反应;第二次改性是利用一次改性成品与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