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续债融资的经济后果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o2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3年11月武汉地铁集团在我国境内发行首支可续期企业债券以来,永续债在我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永续债作为资本市场新兴的混合资本工具,具有着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所没有的优势,如递延付息条款、续期选择权等,使得发行企业在获得长期资金的同时降低资产负债率,也由此永续债融资备受房产、基建等高负债企业的青睐。永续债融资是一把双刃剑,其固然具有着其他融资方式所不具有的优势,但企业通过永续债融资仍然存在着风险。首先,虽然国内永续债大多数都附有递延付息条款,即发行人在永续债首个基础期限到期日有权选择将本期利息递延到下期支付,且不受递延次数的限制,但由于递延支付的利息是按照当期票面利率计算孳息然后累积到下期的,这会使得选择递延支付的公司背负沉重的财务费用;其次,利率跃升条款会大大增加发行企业的续期成本,使得绝大多数企业在利率重置点行使赎回权,名义上的永续债变成实际上的有期限债券;最后,国内大多数发行企业都将永续债计入权益类,虽然在形式上降低了财务杠杆率,美化其资本结构,但是本质上永续债并没有减轻发行人的财务负担,企业依然存在潜在的财务风险。在此背景下,笔者选择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为案例,对该公司运用永续债来融资所产生的效应进行分析。第一部分是导论,首先从研究背景和意义着手介绍,然后梳理了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最后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主要是分析研究相关融资理论、永续债融资的相关概念及条款,并简单回顾了国内永续债的发行现状。第三部分对中国铁建的股权结构和主营业务进行了简要介绍,接着以“16铁建Y1”为例进行了相关的条款和动因分析。第四部分是中国铁建的案例分析,本部分分为四个板块,即永续债融资的实际财务效果、比较优势、公告效应和潜在风险。第五部分是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相应的结论。本文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如下:第一,中国铁建此次永续债融资显著增强了其偿债能力和成长能力;第二,中国铁建通过发行永续债进行融资的成本相对较低、财务杠杆较小且其资本结构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第三,中国铁建此次永续债融资产生了利空的公告效应,这可能是因为永续债融资对投资者有风险;第四,永续债融资所带来的风险也是不可忽视的,如,潜在的财务风险,资金使用效率的降低以及永续债利息可能侵蚀股东利润。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石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发挥石油工程主力军作用、打造上游‘长板’”目标的确定,越来越多的中国石化石油工程单位开始“走出去”施工。施工队伍分布在全国各地、
近日,图森科技对外正式宣布已获得美国加州车辆管理局(DMV)颁发的无人驾驶路测牌照,这是继谷歌、奔驰、蔚来汽车、百度、苹果等公司后加州发放的第33张无人驾驶路测牌照,图森无人
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持续提升、内部改革的不断深化,目前镇海炼化实行“公司一运行部”两级扁平化管理,行政系统设11个处室、6个中心、12个运行部.生产运行部直接指挥251个班组。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运用脾胃理论分析国内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选穴规律。方法:通过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