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际金融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RAROC(Risk-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经风险调节后的资本收益率)作为经济资本管理的核心技术工具得到广泛应用。紧随国际金融改革内容,中国银监会于2012年6月修订出台《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国内商业银行正式进入以经济资本管理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时代。国内商业银行的经济资本管理尚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近年来面对新的内外部形势,国内商业银行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的经验,开始结合自身的情况积极实施新资本协议下的资本管理工作,其中综合考核银行的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的RAROC模型成为国内银行纷纷引入的风险管理技术手段。Z银行于2007年推行RAROC技术指标的应用,近几年在总省行层面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在基层业务分支行层面应用RAROC进行风险管理的实践中仍存在一定问题。本文立足于Z银行一家二级分行XZ分行实际,对该分行贷前、贷中和贷后风险管理工作中应用RAROC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发现在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全流程精细化管理、风险管理工作合规性要求等方面均需加强优化,并提出以人力和组织等方面配置为保障、以绩效考核为内生动力,才能全面提升RAROC技术的应用力度和应用水平,从而提升分行整体的风险管理水平和经营绩效。随着RAROC模型的推广和普及,本文提出的RAROC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优化方案和相应的保障措施,能够为存在相关类似问题的银行和尚未开展应用该项技术的银行,尤其是辖属分支机构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