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毒素B1相关性肝细胞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lin07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曲霉毒素B1(AFB1)是I类化学性致癌物,AFB1的高暴露是我国东南沿海一些地区肝细胞癌(HCC)高发的主要原因。因此,寻求有效的AFB1暴露水平的检测指标和筛选相应易感人群成为该研究领域关注的重要焦点。本课题组在AFB1相关性HCC研究领域中的关键热点如AFB1暴露信息评估、易感人群筛选及HCC发病风险与预后评估等进行了多项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外周血AFB1-DNA加合物水平是一种有效的评估AFB1暴露水平的分子指标;DNA修复基因编码区突变增加HCC发病风险并影响预后。以上研究成果多次在国际肝脏病学与流行病学研究领域顶级杂志如Hepatology和Epidemiology等上报道,并获得一项省部级自然科学二等奖。
其他文献
脉动注浆技术虽已得到了一定应用,但脉动压力下浆液的扩散机制研究则远滞后于工程实践。为了进一步推广和完善脉动注浆技术,基于注浆过程中脉动压力持续段流量恒定、压力间隔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有色金属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工作,日益成为重要的系统建设工程。本文主要从当前有色金属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主要手段入手,阐述土壤改良、
综述了土壤中铬的来源,土壤中铬的赋存形式及其提取方法,国内外铬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动态,探讨了铬污染土壤修复的发展方向,并对现阶段主要的修复技术,诸如客土法、稀释法
我国土壤污染状况不容乐观,仅依靠自然恢复已经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寻求高效的土壤修复方法成为当下之重。表面活性剂应用于土壤修复具有效果好、不会破坏土壤结构、可达到指定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s)能够将有机物或无机物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在治理污染的同时也提供电能,在修复污染环境和生物产电方面有着很好的前景。通过文献
一个理想的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包括富集于侵入岩体内的斑岩型矿床、交代碳酸盐岩围岩的矽卡岩型矿床和产于外围沉积岩中的细脉浸染型金矿床以及浅部的中高硫化浅成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