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实验室中保存的一株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的米尔贝链霉菌(Streptomyces milbemycinicus)27号菌株所产米尔贝霉素A3和A4的初始产量分别为61.0和23.8μg/mL。以该菌株为出发菌株,
【机 构】
:
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教育部皮革化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成都大学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抗生素研究与再评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室中保存的一株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的米尔贝链霉菌(Streptomyces milbemycinicus)27号菌株所产米尔贝霉素A3和A4的初始产量分别为61.0和23.8μg/mL。以该菌株为出发菌株,采用核糖体工程技术,结合紫外诱变技术,对米尔贝霉素产生菌米尔贝链霉菌进行诱变,并以链霉素耐受为筛选压力进行筛选。经过诱变后对单菌落进行摇瓶复筛,其中正突变株中米尔贝霉素产量最高的菌株编号是R2-6-5,其米尔贝霉素A3和A4的产量分别是105.2和38.8μg/mL,较原始菌株分别提高了72.5%和63.3%,且遗传稳定。最后,对产量变化较大的11株突变株基因组中rsmG基因和rspL基因进行突变位点分析,发现在rspL基因内均未发生突变,rsmG基因均发生突变。本研究表明,链霉素抗性降低的突变菌株确实都在相关基因内发生突变,且核糖体工程结合紫外诱变的诱变方式效果良好,能够快速有效的提高米尔贝链霉菌生物合成米尔贝霉素的能力。
其他文献
以钛酸四正丁酯和石墨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了锐钛矿型为主的纳米TiO2复合光催化剂(纳米TiO2-石墨烯),并采用XRD,FTIR,FESEM,TEM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紫外光照射降解溶
奥尔夫教学法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大陆以来,深受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推崇,近年来,随着音乐教学模式多元化的发展,以及奥尔夫教学法的研究文献逐渐深入,奥尔夫教学法逐
传统的广义耦合马尔可夫链模型是地层变异性模拟一种有效的工具。然而,由于岩土工程地质勘探过程中钻孔分布的稀疏性,广义耦合马尔可夫链水平方向转移概率矩阵不能直接估计,
由于具有广泛临床可用的放射性核素探针,切伦科夫荧光成像(Cerenkov Luminescence Imaging,CLI)成为近年来光学分子影像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放射性核素在衰变过程中产生大
采用药用野生稻C基因组DNA及C0t-1 DNA为探针,分别对药用野生稻(CC)自身和大颖野生稻(CCDD)体细胞染色体进行了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利用C基因组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