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行,学校教育不再停留于课程计划中所规定的一些基本科目,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也日益增加,仅仅就书本上的一些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于学生日益增加的求知欲望。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校本课程应运而生。各个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开发出了各色各样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使得学生在这些课程中获得了许多书本中没有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范围。使学生自身得到了真正的发展。数学思维训练课程就是其中之一。
数学思维训练课程向学生们展示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和巧妙的解题方法,调动着学生的求知欲,让其在解题过程中体会到探索的乐趣,培养其坚持不懈的品质,从而使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而数学思维训练要求学生不断的探索、尝试,从而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的有所提高。数学思维训练的内容不断的发展,吐故纳新,但其特点却始终如一:
[新]
潮流不停在变,时尚不断更新。数学是一种经典更是一种时尚。数学也总是紧跟时代的脚步,随着人们的生活和科技的发展而发展。它总是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不断的吐故纳新,接受新的知识,新的教育理念。小学数学正经历着新一轮教育改革,新的小学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和解决问题能力。数学思维训练的开设恰恰体现了这样的要求。
例1. 小学校里要新建一个正方形的花园,要设计一个方案,使其中一半的地方种上菊花,一半的地方种上迎春花,这样春天和秋天都有花儿盛开,该怎么设计呢?
这样的题目不用进行烦琐的计算,又不需要复杂的公式、数量关系,但却是人们在生活上常常遇到的实际问题。每个学生都乐意作一个小小的设计师,设计出与众不同的花园。题目的要求很少,只要平均分就行,所以每个学生都会设计,最起码会将正方形的花园用一条直线一分为二, 这样
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而更多的学生不仅会追求做得对,更会尽自己的全力去设计一个美丽的花园。许多学生设计了不同风格的多种方案。以下为笔者收集的学生设计方案:
学生设计的方案远不止这些,而且学生很快认识到只要设计出一种方案,就有多种变化。的确如此,这道题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并且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断的进行猜想,设计和判断,其头脑有了充分的锻炼。做这样的题目学生将其作为一件乐事,真正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学有用的数学,学自己喜欢的数学”。
数学思维训练中不仅与前沿的教育理念相结合还在内容中接受各方面的新观念、新知识,勇于向传统挑战,向世俗挑战,给学生更新的观点。例如,现在的社会关注的效率问题,在数学思维训练也有体现。传统的统筹方法且不说,它教会了学生安排自己的生活,然而其中还有新的问题。
例2.四个人拿大小桶去打水,甲要5分钟,乙要4分钟,丙要3分钟,丁要2分钟。他们怎样排队打水总效率才最高?
按照传统的观念,不管怎样排他们都要用5+4+3+2=14(分钟),打得水也一样多,所以效率怎样都相同。可是思维训练接受了新的观念,从少到多排列总效率最高。甲要5分钟打一桶水,那么乙丙丁排其后就要等上5分钟,而乙要2分钟打一桶水,那么甲丙丁排其后就只要等上2分钟。这样费时较少的人排在前实际上是节约了等待的人的时间,因此总效率最高。 思维训练接受了这样新的效率观念实际上是在紧跟时代潮流倡导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数学思维训练的新还体现在试题的不重复,以及和新科学的结合。增加新的内容如二进制、统计知识等有利于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奇]
奇思妙想,妙趣横生,奥妙无穷,这也是思维训练的特点之一。数学的这种神奇并非“阳春白雪,曲高和寡”。我们面对一个优美的数学式子用巧妙的方法解答出来,这种成功的喜悦是人人都能体会的。
例: 88888888×88888888
1+2+3+4+5+6+7+8+7+6+5+4+3+2+1
仅看到这个式子,你就会觉得赏心悦目。它融合了美的许多元素,它整齐、匀称、和谐、平衡,给人以美感,使学生产生研究的兴趣。它如魔术一般,在眼花缭乱的数学算式之后隐藏的是简单的数学规律。仔细观察易知分子:
88888888×88888888=(8×11111111)×(8×11111111)
=(8×8)×(11111111×11111111);
而分母:
1+2+3+4+5+6+7+8+7+6+5+4+3+2+1=1+2+3+4+5+6+7+8+
7+6+5+4+3+2+1
=8+8+8+8+8+8+8+8
=8×8
经过这样简单的变化便又是另一番景象。分子、分母可以约去相同的因数(8×8),得
(8×8)×(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
8×8
11111111×11111111得多少呢?不易得到,可以尝试的看看
1×1=1
11×11=121
111×111=1232
1111×1111=1234321
11111×11111=123454321
…… ……
如叠罗汉一般,答案中的规律很容易发现几个1就从1到几再到1。8个1自然是123456787654321。你会发现这个排列和分母中加数的排列是相同的。这就使得这个题目的答案一目了然。这样的题目不仅在视觉上有很强的吸引力,解题的过程更能满足乐趣。回顾整个解题过程如同欣赏一段魔术解密,将玄机一一解开真的是一种享受。
数学的奇,不仅是题目形式的奇,还在于它能激发学生灵感,换一个思路解决问题,常常会使其迸发出思维的闪光点,以奇制胜。
例如:有1024名运动员参加乒乓球个人冠军比赛,采用单淘汰制(即输一场就淘汰)要决出一名冠军,共需进行多少场比赛?
按常规的思路,大家会想每两个人比赛一场,第一轮要进行1024÷2=512(场);第二轮要进行512÷2=256(场);第三轮要进行256÷2=128(场)……最后一轮为决赛,要进行1场比赛,然后求出总场次,512+216+128+……+1。这样可以得到正确答案,并无错误。但有的同学却能去寻找简单的方法,统观全局:每场比赛淘汰1名运动员,现在要淘汰1024-1=1023(名)运动员,就需要进行1023场比赛。这一方法很奇妙,一下把一个繁琐的问题变得简单。
[趣]
趣是趣味的趣,也是兴趣的趣。趣是为了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让学生置身于数学思维训练就如同置身于数学的乐园中一般。越来越多的数学的内容采用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可操作可游戏的形式,例如
甲乙丙丁四人是一偷窃案的嫌疑犯,在警察询问时,甲说:“是乙偷的。”乙说:“是丁偷的。”丙说:“不是我偷的。”丁说:“乙在说谎。”在警察严厉的追问下只有一人说了实话,你能找出谁是小偷,谁说了谎吗?
相比较而言,这更像一个一分钟侦探故事,有人物,有地点,有情节,甚至还有人物特点和主题思想,已经不再单纯的是数学计算、数学分析或是图形。学生乐于去琢磨,能够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其目的是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明辨是非,能正确处理实际问题。经过思考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出那个小偷,但这对他们来说却又是了不起的事。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同学快,有的同学慢,原因在于快的同学有自己的小诀窍。让他来做小老师教会大家怎样做侦探。假设每一个人说的都是对的,用←表示小偷填入表中。观察可以发现如果甲是小偷那么丙丁说的都是对的;如果乙是小偷,那么甲丙丁说的都是实话;如果丙是小偷,只有一人丁说的是实话符合题意,小偷是丙。
数学思维训练还有许多传统问题来自中国古代数学故事,趣味性也很强,如“填九宫”、“韩信点兵”、“田忌赛马”等。如今数学思维训练中含有一些游戏,例如“火柴问题”:
30根火柴,两人轮流拿,一次拿一根或两根,不许不拿,也不许多拿,看谁拿到最后一根作为胜利,应该怎样拿才能保证取胜?
解决这样的问题最容易想到的方法就是拿出30根火柴两个人按照规则拿一拿比一比。这样就成为了一个数学游戏。在游戏中找到获胜的秘诀。玩中学,学中玩。经过若干次游戏后会发现只要你先拿到3、6、9、12等3的倍数根,就能获得胜利。读者有兴趣可以自己验证。
数学思维训练内容的新、奇、趣的特点使学生产生了兴趣。一个人学习数学受到数学的长期熏陶必然会培养起学习的意志。它给了学生积极的寻找规律和共同特征的意识,积极的对周围世界中的规律进行发现,对存在的问题多出主意想点子。
数学思维训练如一朵绽放的七色之花,其魅力不仅在于它的芬芳、美丽,还有那深藏于其中的魔法。数学思维训练的魔法同样发挥它的应有价值,它对青少年智力的开发,人才的选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的水平,对数学课外活动的发展,丰富课外活动的内容也有深远的意义。q
数学思维训练课程向学生们展示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和巧妙的解题方法,调动着学生的求知欲,让其在解题过程中体会到探索的乐趣,培养其坚持不懈的品质,从而使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而数学思维训练要求学生不断的探索、尝试,从而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的有所提高。数学思维训练的内容不断的发展,吐故纳新,但其特点却始终如一:
[新]
潮流不停在变,时尚不断更新。数学是一种经典更是一种时尚。数学也总是紧跟时代的脚步,随着人们的生活和科技的发展而发展。它总是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不断的吐故纳新,接受新的知识,新的教育理念。小学数学正经历着新一轮教育改革,新的小学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和解决问题能力。数学思维训练的开设恰恰体现了这样的要求。
例1. 小学校里要新建一个正方形的花园,要设计一个方案,使其中一半的地方种上菊花,一半的地方种上迎春花,这样春天和秋天都有花儿盛开,该怎么设计呢?
这样的题目不用进行烦琐的计算,又不需要复杂的公式、数量关系,但却是人们在生活上常常遇到的实际问题。每个学生都乐意作一个小小的设计师,设计出与众不同的花园。题目的要求很少,只要平均分就行,所以每个学生都会设计,最起码会将正方形的花园用一条直线一分为二, 这样
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而更多的学生不仅会追求做得对,更会尽自己的全力去设计一个美丽的花园。许多学生设计了不同风格的多种方案。以下为笔者收集的学生设计方案:
学生设计的方案远不止这些,而且学生很快认识到只要设计出一种方案,就有多种变化。的确如此,这道题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并且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断的进行猜想,设计和判断,其头脑有了充分的锻炼。做这样的题目学生将其作为一件乐事,真正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学有用的数学,学自己喜欢的数学”。
数学思维训练中不仅与前沿的教育理念相结合还在内容中接受各方面的新观念、新知识,勇于向传统挑战,向世俗挑战,给学生更新的观点。例如,现在的社会关注的效率问题,在数学思维训练也有体现。传统的统筹方法且不说,它教会了学生安排自己的生活,然而其中还有新的问题。
例2.四个人拿大小桶去打水,甲要5分钟,乙要4分钟,丙要3分钟,丁要2分钟。他们怎样排队打水总效率才最高?
按照传统的观念,不管怎样排他们都要用5+4+3+2=14(分钟),打得水也一样多,所以效率怎样都相同。可是思维训练接受了新的观念,从少到多排列总效率最高。甲要5分钟打一桶水,那么乙丙丁排其后就要等上5分钟,而乙要2分钟打一桶水,那么甲丙丁排其后就只要等上2分钟。这样费时较少的人排在前实际上是节约了等待的人的时间,因此总效率最高。 思维训练接受了这样新的效率观念实际上是在紧跟时代潮流倡导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数学思维训练的新还体现在试题的不重复,以及和新科学的结合。增加新的内容如二进制、统计知识等有利于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奇]
奇思妙想,妙趣横生,奥妙无穷,这也是思维训练的特点之一。数学的这种神奇并非“阳春白雪,曲高和寡”。我们面对一个优美的数学式子用巧妙的方法解答出来,这种成功的喜悦是人人都能体会的。
例: 88888888×88888888
1+2+3+4+5+6+7+8+7+6+5+4+3+2+1
仅看到这个式子,你就会觉得赏心悦目。它融合了美的许多元素,它整齐、匀称、和谐、平衡,给人以美感,使学生产生研究的兴趣。它如魔术一般,在眼花缭乱的数学算式之后隐藏的是简单的数学规律。仔细观察易知分子:
88888888×88888888=(8×11111111)×(8×11111111)
=(8×8)×(11111111×11111111);
而分母:
1+2+3+4+5+6+7+8+7+6+5+4+3+2+1=1+2+3+4+5+6+7+8+
7+6+5+4+3+2+1
=8+8+8+8+8+8+8+8
=8×8
经过这样简单的变化便又是另一番景象。分子、分母可以约去相同的因数(8×8),得
(8×8)×(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
8×8
11111111×11111111得多少呢?不易得到,可以尝试的看看
1×1=1
11×11=121
111×111=1232
1111×1111=1234321
11111×11111=123454321
…… ……
如叠罗汉一般,答案中的规律很容易发现几个1就从1到几再到1。8个1自然是123456787654321。你会发现这个排列和分母中加数的排列是相同的。这就使得这个题目的答案一目了然。这样的题目不仅在视觉上有很强的吸引力,解题的过程更能满足乐趣。回顾整个解题过程如同欣赏一段魔术解密,将玄机一一解开真的是一种享受。
数学的奇,不仅是题目形式的奇,还在于它能激发学生灵感,换一个思路解决问题,常常会使其迸发出思维的闪光点,以奇制胜。
例如:有1024名运动员参加乒乓球个人冠军比赛,采用单淘汰制(即输一场就淘汰)要决出一名冠军,共需进行多少场比赛?
按常规的思路,大家会想每两个人比赛一场,第一轮要进行1024÷2=512(场);第二轮要进行512÷2=256(场);第三轮要进行256÷2=128(场)……最后一轮为决赛,要进行1场比赛,然后求出总场次,512+216+128+……+1。这样可以得到正确答案,并无错误。但有的同学却能去寻找简单的方法,统观全局:每场比赛淘汰1名运动员,现在要淘汰1024-1=1023(名)运动员,就需要进行1023场比赛。这一方法很奇妙,一下把一个繁琐的问题变得简单。
[趣]
趣是趣味的趣,也是兴趣的趣。趣是为了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让学生置身于数学思维训练就如同置身于数学的乐园中一般。越来越多的数学的内容采用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可操作可游戏的形式,例如
甲乙丙丁四人是一偷窃案的嫌疑犯,在警察询问时,甲说:“是乙偷的。”乙说:“是丁偷的。”丙说:“不是我偷的。”丁说:“乙在说谎。”在警察严厉的追问下只有一人说了实话,你能找出谁是小偷,谁说了谎吗?
相比较而言,这更像一个一分钟侦探故事,有人物,有地点,有情节,甚至还有人物特点和主题思想,已经不再单纯的是数学计算、数学分析或是图形。学生乐于去琢磨,能够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其目的是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明辨是非,能正确处理实际问题。经过思考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出那个小偷,但这对他们来说却又是了不起的事。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同学快,有的同学慢,原因在于快的同学有自己的小诀窍。让他来做小老师教会大家怎样做侦探。假设每一个人说的都是对的,用←表示小偷填入表中。观察可以发现如果甲是小偷那么丙丁说的都是对的;如果乙是小偷,那么甲丙丁说的都是实话;如果丙是小偷,只有一人丁说的是实话符合题意,小偷是丙。
数学思维训练还有许多传统问题来自中国古代数学故事,趣味性也很强,如“填九宫”、“韩信点兵”、“田忌赛马”等。如今数学思维训练中含有一些游戏,例如“火柴问题”:
30根火柴,两人轮流拿,一次拿一根或两根,不许不拿,也不许多拿,看谁拿到最后一根作为胜利,应该怎样拿才能保证取胜?
解决这样的问题最容易想到的方法就是拿出30根火柴两个人按照规则拿一拿比一比。这样就成为了一个数学游戏。在游戏中找到获胜的秘诀。玩中学,学中玩。经过若干次游戏后会发现只要你先拿到3、6、9、12等3的倍数根,就能获得胜利。读者有兴趣可以自己验证。
数学思维训练内容的新、奇、趣的特点使学生产生了兴趣。一个人学习数学受到数学的长期熏陶必然会培养起学习的意志。它给了学生积极的寻找规律和共同特征的意识,积极的对周围世界中的规律进行发现,对存在的问题多出主意想点子。
数学思维训练如一朵绽放的七色之花,其魅力不仅在于它的芬芳、美丽,还有那深藏于其中的魔法。数学思维训练的魔法同样发挥它的应有价值,它对青少年智力的开发,人才的选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的水平,对数学课外活动的发展,丰富课外活动的内容也有深远的意义。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