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气象部门领导干部培训自开展案例教学以来,在提升领导干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气象部门领导干部素质培训目标分析,将干部培训案例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并对如何达成各层次目标进行了初步阐述。
关键词:案例教学;目标;气象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近些年,在气象部门领导干部培训中开展案例教学,对提升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对案例认识和理解的不断深入以及教学实践的逐步积累,教学案例的开发与教学设计发生了很大变化,案例也逐渐覆盖了当前气象发展改革的诸多领域,案例教学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本文结合案例学习和教学实践体会,从干部培训案例教学目标的角度,谈一些认识。
以气象部门县局长综合素质轮训为例,“全面提升县局主要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对上级决策的执行力”是该班培训目标之一,也是培训目标的落脚点。培训中分别运用了课堂讲授、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不同教学形式对培训目标达成的贡献程度不同,课堂作为培训的主阵地,在培养扎实的政策把握和理解能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讲授方式学员处于信息被动接受者的地位,授课内容更多的是政策理论的解读和要求,虽然课堂上也有互动,但效果却易受当时课堂环境、互动时间、授课师资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并不能很好地达到转变思维、能力提升这一较高层次的培训目标,而案例教学恰好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实现了互补。
一、案例教学在思维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基层领导干部综合素质培训而言,对政策的理解认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仅靠传统的讲授难以达到良好效果,而案例教学较单向的政策灌输而言,可以充分激发学员对政策背景的理解,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学员的综合能力。
首先,案例教学可以很好地深化对政策理论的认识和实践。作为推动基层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县局长对基层气象事业发展环境和政策要求有更直接的体验和感受,其自身对政策的把握和认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顶层决策的最终实施效果。案例是基于典型实践客观过程上的,案例教学使政策理论在依附于一定事件背景下显得更具体实在,学员有参照地对有关问题进行认识和分析,在主动学习和深入思考中获得顶层设计的准确信号,进而提高政策释用能力。
其次,在工作理念或工作思维的改进上,案例教学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强而有力执行力的重要动力源来自于领导干部工作观念的不断改进,从培训对工作理念改进作用的角度看,学员在一定的工作环境下形成相对稳定的观念和工作思维很难通过常规的教学方法来改进。案例教学创造了特定情境,在学习中将不断接触实际问题,进入相关角色,学员在讨论交流中有更多的观念碰撞机会,由教学内容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思考者,通过对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获得观念和思维碰撞、优化的空间,进而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
气象干部培训中的教学案例具有深厚且扎实的现实土壤——从全国上千个基层气象部门的工作实践中甄选并精心开发出来。从教学目标看,案例教学虽然是一种“纸上谈兵”,但却可以从中悟出几条“兵法之道”,为以后自己处理类似问题提供了“参照系数”。当前,干部培训中“以案析理,思考启示”的案例教学目标较为常见,也能取得较好效果。然而,案例教学作为一次培训中的重要教学形式,从整体培训目标实现角度,应实现“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的教学活动,进而在领导干部综合素质培养上发挥其独特作用。
二、基于政策导向和能力培养的案例教学三层次目标及实施策略
对于一项培训,其案例教学目标最终要贡献于整体培训目标。县局长培训两个核心目标不外乎政策的理解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为实现这两个核心目标,我们可以把案例教学目标设定为三个层次:一是提高政策认识和理解能力,二是增强政策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三是思维的内化和再实践。
(一)提高政策认识和理解能力
这是县局长培训中案例教学的第一层目标,也即基本目标,旨在以案例作为政策解读和分析的依托平台,探究政策对案例中事件主线发展的影响作用,以加深对政策适用背景和对气象工作持续发展推动作用的认识。
第一层目标需要教师作为主导,主要通过案例授课找到政策理论的支撑依据,并建立政策变化与案例中事件发展两者之间的联系,学员通过对自身的体验和对案例事件的观察,在通过加深对典型事件发展规律的理解和认识基础上,进而实现能够将对政策的理解与自身工作实际相结合,增强在下一步工作中坚持政策、落实政策、用好政策的思维。
为了较好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符合主题的案例是关键,案例的现实性、典型性和启发性是根本要求。现实性是说案例尽可能取材于学员经历过的现实生活,并尽可能是近期和热点的改革案例,这样能够更好激发学员学习兴趣,便于他们对案例本身的理解。典型性实施要求案例能够较好地体现部门中的典型事件或一般做法,进而能建立起案例与政策理论之间的联系;启发性强调所选案例能启迪思路,进而深化理解教学内容。为此,教师对案例开发内容和方向的定位首先要准,结合目标要求在案例编写中对各项内容有所取舍。
(二)增强政策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这一层次目标是使学员能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把政策理论与实际案例有机结合,有意识、有目的培养学员运用政策理论分析案例,提出优化发展思路。
在这一活动中,教师角色主要体现在组织者和协调者,而学员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中心,他们将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案例所描述的情境中,充分体验案例角色,运用有关政策理论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就预设问题发表意见、交换看法。在此过程中以案例中当事者身份尝试解决问题,甚至进入案例中不同角色,将创新思维、工作观念的转变的训练隐含在这一教学活动中。
在教学方式上,可采用开放式问答、小组集中讨论或角色辩论等形式。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在案例讨论设计中增强问题设置的科学性,此外作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指导者而不是评论者,是小组决策的催化者而不是参与者,尤其注意自己要做到客观阐述、行为中立,而不能影响学员的思考和判断,甚至“越俎代庖”。
(三)思维的内化和再实践
“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学以致用这一较高层次目标,是使学员能够在正确认识案例所融合的工作观念和政策背景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培养对现实问题的发现能力和独特的思考能力,它不但要求学员能够运用已经参悟到的方法或思维分析问题,更强调学员能够发现新问题和提出新方法。
这一层目标的实现对教学过程要求要更具伸缩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教师发挥的是幕后引导者和催化者的作用,让学员能够立足于案例之内,思考在案例之外,引导学员用在案例学习中所汲取到的智慧进行实践,能就自己所处工作中的现实问题进行探索,提出创造性的解决办法。这样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员,鼓励学员发现问题而不是回答问题,进一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停留在评论层面。有创造性地发现并能够解决问题,这样才能给学员留下更多的自由思考空间,并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工作中关注政策、肯于实践、乐于创新的工作思维,增强他们的问题导向意识,并能够在发现问题基础上探索解决问题。
上述三个目标体现了案例教学对领导干部能力培养的不同层次,是逐层递进的关系(如下表)。

三、结语
案例教学作为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的重要途径,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着眼于整体培训目标的实现,案例教学目标发挥着特殊而重要作用,设计好案例教学目标尤为重要。即使同一个案例,在不同类型的培训中,亦需结合实际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实施进行调整。此外,一次培训中若干案例主题要各有侧重,各案例所依附的政策理论、研讨方式等也应体现差异性和协调性。
参考文献
[1]韩进峰.浅议案例教学在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中的运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3,(12).
[2]李敏.干部教育培训中案例教学的创新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13,(2).
[3]郭灿.基于案例学习的教学实践探索[D].扬州:扬州大学,2012.
关键词:案例教学;目标;气象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近些年,在气象部门领导干部培训中开展案例教学,对提升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对案例认识和理解的不断深入以及教学实践的逐步积累,教学案例的开发与教学设计发生了很大变化,案例也逐渐覆盖了当前气象发展改革的诸多领域,案例教学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本文结合案例学习和教学实践体会,从干部培训案例教学目标的角度,谈一些认识。
以气象部门县局长综合素质轮训为例,“全面提升县局主要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对上级决策的执行力”是该班培训目标之一,也是培训目标的落脚点。培训中分别运用了课堂讲授、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不同教学形式对培训目标达成的贡献程度不同,课堂作为培训的主阵地,在培养扎实的政策把握和理解能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讲授方式学员处于信息被动接受者的地位,授课内容更多的是政策理论的解读和要求,虽然课堂上也有互动,但效果却易受当时课堂环境、互动时间、授课师资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并不能很好地达到转变思维、能力提升这一较高层次的培训目标,而案例教学恰好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实现了互补。
一、案例教学在思维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基层领导干部综合素质培训而言,对政策的理解认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仅靠传统的讲授难以达到良好效果,而案例教学较单向的政策灌输而言,可以充分激发学员对政策背景的理解,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学员的综合能力。
首先,案例教学可以很好地深化对政策理论的认识和实践。作为推动基层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县局长对基层气象事业发展环境和政策要求有更直接的体验和感受,其自身对政策的把握和认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顶层决策的最终实施效果。案例是基于典型实践客观过程上的,案例教学使政策理论在依附于一定事件背景下显得更具体实在,学员有参照地对有关问题进行认识和分析,在主动学习和深入思考中获得顶层设计的准确信号,进而提高政策释用能力。
其次,在工作理念或工作思维的改进上,案例教学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强而有力执行力的重要动力源来自于领导干部工作观念的不断改进,从培训对工作理念改进作用的角度看,学员在一定的工作环境下形成相对稳定的观念和工作思维很难通过常规的教学方法来改进。案例教学创造了特定情境,在学习中将不断接触实际问题,进入相关角色,学员在讨论交流中有更多的观念碰撞机会,由教学内容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思考者,通过对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获得观念和思维碰撞、优化的空间,进而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
气象干部培训中的教学案例具有深厚且扎实的现实土壤——从全国上千个基层气象部门的工作实践中甄选并精心开发出来。从教学目标看,案例教学虽然是一种“纸上谈兵”,但却可以从中悟出几条“兵法之道”,为以后自己处理类似问题提供了“参照系数”。当前,干部培训中“以案析理,思考启示”的案例教学目标较为常见,也能取得较好效果。然而,案例教学作为一次培训中的重要教学形式,从整体培训目标实现角度,应实现“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的教学活动,进而在领导干部综合素质培养上发挥其独特作用。
二、基于政策导向和能力培养的案例教学三层次目标及实施策略
对于一项培训,其案例教学目标最终要贡献于整体培训目标。县局长培训两个核心目标不外乎政策的理解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为实现这两个核心目标,我们可以把案例教学目标设定为三个层次:一是提高政策认识和理解能力,二是增强政策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三是思维的内化和再实践。
(一)提高政策认识和理解能力
这是县局长培训中案例教学的第一层目标,也即基本目标,旨在以案例作为政策解读和分析的依托平台,探究政策对案例中事件主线发展的影响作用,以加深对政策适用背景和对气象工作持续发展推动作用的认识。
第一层目标需要教师作为主导,主要通过案例授课找到政策理论的支撑依据,并建立政策变化与案例中事件发展两者之间的联系,学员通过对自身的体验和对案例事件的观察,在通过加深对典型事件发展规律的理解和认识基础上,进而实现能够将对政策的理解与自身工作实际相结合,增强在下一步工作中坚持政策、落实政策、用好政策的思维。
为了较好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符合主题的案例是关键,案例的现实性、典型性和启发性是根本要求。现实性是说案例尽可能取材于学员经历过的现实生活,并尽可能是近期和热点的改革案例,这样能够更好激发学员学习兴趣,便于他们对案例本身的理解。典型性实施要求案例能够较好地体现部门中的典型事件或一般做法,进而能建立起案例与政策理论之间的联系;启发性强调所选案例能启迪思路,进而深化理解教学内容。为此,教师对案例开发内容和方向的定位首先要准,结合目标要求在案例编写中对各项内容有所取舍。
(二)增强政策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这一层次目标是使学员能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把政策理论与实际案例有机结合,有意识、有目的培养学员运用政策理论分析案例,提出优化发展思路。
在这一活动中,教师角色主要体现在组织者和协调者,而学员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中心,他们将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案例所描述的情境中,充分体验案例角色,运用有关政策理论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就预设问题发表意见、交换看法。在此过程中以案例中当事者身份尝试解决问题,甚至进入案例中不同角色,将创新思维、工作观念的转变的训练隐含在这一教学活动中。
在教学方式上,可采用开放式问答、小组集中讨论或角色辩论等形式。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在案例讨论设计中增强问题设置的科学性,此外作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指导者而不是评论者,是小组决策的催化者而不是参与者,尤其注意自己要做到客观阐述、行为中立,而不能影响学员的思考和判断,甚至“越俎代庖”。
(三)思维的内化和再实践
“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学以致用这一较高层次目标,是使学员能够在正确认识案例所融合的工作观念和政策背景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培养对现实问题的发现能力和独特的思考能力,它不但要求学员能够运用已经参悟到的方法或思维分析问题,更强调学员能够发现新问题和提出新方法。
这一层目标的实现对教学过程要求要更具伸缩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教师发挥的是幕后引导者和催化者的作用,让学员能够立足于案例之内,思考在案例之外,引导学员用在案例学习中所汲取到的智慧进行实践,能就自己所处工作中的现实问题进行探索,提出创造性的解决办法。这样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员,鼓励学员发现问题而不是回答问题,进一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停留在评论层面。有创造性地发现并能够解决问题,这样才能给学员留下更多的自由思考空间,并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工作中关注政策、肯于实践、乐于创新的工作思维,增强他们的问题导向意识,并能够在发现问题基础上探索解决问题。
上述三个目标体现了案例教学对领导干部能力培养的不同层次,是逐层递进的关系(如下表)。

三、结语
案例教学作为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的重要途径,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着眼于整体培训目标的实现,案例教学目标发挥着特殊而重要作用,设计好案例教学目标尤为重要。即使同一个案例,在不同类型的培训中,亦需结合实际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实施进行调整。此外,一次培训中若干案例主题要各有侧重,各案例所依附的政策理论、研讨方式等也应体现差异性和协调性。
参考文献
[1]韩进峰.浅议案例教学在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中的运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3,(12).
[2]李敏.干部教育培训中案例教学的创新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13,(2).
[3]郭灿.基于案例学习的教学实践探索[D].扬州:扬州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