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翻译的再认识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ral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密切,以语言交流为中心的翻译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受到朝鲜语笔译实践的启发,拟从现今机译和人译的翻译现状、对笔译实践的探究与反思、现今翻译工作者必备的能力和素质这几个方面再一次对翻译进行探讨,以期对翻译有一个新的认识。
  关键词:笔译;翻译的再认识;翻译实践及反思
  作者简介:曹媛(1995.4-),女,青岛人,青岛大学外语学院韩语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朝鲜语笔译;金春子,女,青岛大学朝鲜语系系主任,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韩国语语言学、韩汉语言对比、韩汉互译、韩国语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6--02
  一、机译大浪潮与人译的“突围”
  1.1机译和人译的翻译现状
  在这里,我引用了黄忠廉教授所提出的——人译的“突围”[1],作为这一章节的标题。众所周知,中国的翻译史上曾经经历过三次翻译高潮:东汉至唐宋时期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时期的科技翻译,以及鸦片战争至“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随着改革开放,中外文化相互激荡碰撞,经贸科技往来空前活跃,翻译事业再掀高潮[2]。迎来了我们现今所经历的第四次翻译高潮——机器翻译。在机器翻译广泛应用的今天,人译的地位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尤其是我们这样学习翻译专业的同学们该如何应对,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人译应该如何“突围”就成为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课题。
  1.2在机译大潮流下,翻译专业的学生该何去何从
  机译虽然有诸多优势,例如:性价比高、可译性强、不断超越自我、译之不倦等优点,但机译的缺点也确实存在——机译的翻译对象受限,以及违反了翻译最重要的一点:只注重翻译形式,却忽略了情感的表达。
  作为翻译专业的学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应向更专业化的方向努力。在机译如此发达的今天,人译就应更“专”。例如,在做翻译工作时,需要对相应国家的传统、文化、历史、宗教、地理等各个方面有所了解,这就是文化领域的“专”。单在文化领域,人译就具有不可替代性,再加上机译的辅助,人译只会更精,更准,就更加不会被取代了。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做到:专业领域明确,虚心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通过翻译实践,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具体化翻译理论纲要;要有自律性,定期给自己安排翻译实践,在翻译的同时注重情感的表达,不断积累文化、人文方面的知识,向更“专”的方向发展。
  二、注重笔译实践,积累实践反思
  在朝鲜语笔译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很多长定语句,有的时候句子背景,以及逻辑关系和句子成分没有找好的话,往往会出现一些翻译错误。在这里,以诗歌翻译、新闻报道翻译、小说翻译这几个方面的笔译实践为例,探究对朝鲜语翻译的再认识,以期对之前做的各类翻译有一个深刻的反思总结。
  2.1诗歌翻译
  月下独酌 初译文:????[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 ? ??? ?? ? ? ??? ??.
  独酌无相视 ?? ?? ?? ?? ???.
  举杯邀明月 ?? ?? ?? ? ???.
  对影成三人 ???? ?? ? ??? ???.
  在各领域的文学翻译中,诗歌的翻译算得上是最难的,因为诗歌翻译除了要再现原作语言的意义外,还要传达出原作的形式美和意境美,以及原作的韵律美[3]。诗歌翻译的难点在于——如何翻译才能保证最大限度地还原原作的格律,以及每首诗的诗歌形式应怎样保持。
  將我的初译文以及这首诗的范文拿出来做一下对比,问题很明显地暴露于眼前:一、对于月下独酌这首五言古诗来说,我的译文读起来就显得平淡了许多,就像是在阐述一句话一样,完全没有原作的美感。中国古典诗歌和韩文诗歌分别是以“平仄”和“抑扬(??)”来划分诗歌节奏的,而初译文中并没有重点地对诗歌格律进行处理;二、将中文诗歌韩译的时候,一般来说,朝鲜语译诗的字数往往会比原作多2倍左右,一篇普通的译诗,一行字数大约在10~11个字左右,这就是中译韩的特点。但从初译文中可以看出,每一诗行的字数都不一样,而范文的每一诗行的字数几乎都是11个字,单就字数格式来看,初译文整体来说都是不规范的。
  通过将初译文以及范文进行对比分析,本小节初所提出的翻译难点也可以进行回答了:一、在翻译诗歌时,我们可以把中文诗歌的“言”和韩文诗歌的“音节”对应起来,把“平仄”和“抑扬”对应起来,这就是我找到的关于中韩音韵结构的一些翻译规律,也为下一步的诗歌翻译打下了一些基础;二、对于诗歌形式的翻译,我们要仔细分析原诗的形式特点,考虑每行中的字数安排,然后采用具体合适的译文形式,不仅翻译诗歌内容,还要体现出原诗的分行艺术特点[4]。
  2.2新闻报道翻译
  例1:应中国政府邀请,韩国总统李明博于今日下午乘专机抵达北京,开始为期4天的正式访问。
  初译文:?? ??? ???? ??? ???? ?? ??? ???? ???? ????, 4??? ?? ??? ????.
  修改译文:??? ???? ?? ??? ??? ?? ?? ?? ??? ??? ???? ??? 3? 4? ?? ?? ?? ??? ????.
  例1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一些韩国的专业术语。比如:“4天”这个词,我在翻译的时候,并没有特意去翻阅韩国的新闻报道,直接将其译为“4?”。这个虽然不是误译,但是翻译必须要遵循目标语言国家的格式规范。所以,经过反复查询对比韩国的新闻报道,“4天”在韩国的标准术语是“3? 4?”。
  所以,在翻译新闻报道时,要注意不同语言之间的语言风格的差异,要对相应国家的政治、传统、文化、历史等各个方面有所了解,这样的译文才会标准正确。   2.3小说翻译
  例2:??? ??? ?? ???? ????? “? ?”?? ???.
  原译文:这个身份确定的年轻男人,对我来说,就如同天赐馅饼一般。
  修改译文:光是这个有着光鲜身份的年轻男人,对我来说,就仿佛是“天上掉馅饼”一般。
  原译文中有两点不足之处:一、对于“??? ????”的翻译。“????”有“确实、明确、确凿”的意思,将这一词组译为“身份确定”,本意上是正确的,但因为这是小说翻译,应该考虑其前后文的背景进行翻译。所以,结合上下文的背景,将其译为“身份光鲜”则更为恰当;二、这本小说的读者对象是中国大众,中国人对“? ?”最熟悉的解释是“天上掉馅饼”,原译文将其简译为“天赐馅饼”,可能导致读者对译文缺乏亲切感,两者产生不了共鸣。
  所以,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应对原作者本人,其世界观、美学观和风格,以及所属的文学流派和创作方法、原作中的时代、当时的生活条件、社会的物质文明有所了解。[5]再加上平時对写作素材、语言,以及俗语等写作修养的积累,这样翻译出来的小说译文才会使读者产生共鸣。
  三、完善译者应具备的素质
  翻译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所以在掌握好原语语言和译语语言,以及翻译理论和翻译方法、策略的同时,还必须虚心好学,勤找书籍,勤查资料,向行家请教;要有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笔译速度,不讲质量,以至于错误百出,让读者不知所云。当然,在翻译作品时需要持严谨负责的态度,否则即使有再高的专业水平,也不能把翻译工作做好。
  著名翻译家傅雷在《论文学翻译》一书中强调:“一个成功的译者除钻研外文外,中文亦不可忽视。 ”所以,作为译者更要以艺术修养为根本,要对文学和翻译有敏感之心,要适当地培养自己的鉴赏能力,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做不到这些,在做翻译时就很难对原作进行真正的理解和翻译;这也是我们从事翻译工作必须进行的一项长期的准备工作。
  四、结论
  在机译的大潮流下,只要我们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向更“专”的方向努力,再加上机译的辅助,我相信人译的发展会越来越好。在进行翻译实践的过程中,唯有注重研习总结翻译技巧,才能有大的收获,只顾着埋头翻译,缺少了总结这一环节,翻译再多的著作,翻译能力也不会有大的提高。通过对各个领域原译文进行上下文以及逻辑关系的再分析,不断推敲,反复修改,这样才能掌握不同领域文本的翻译策略,领悟翻译的心得。最后,努力提高自己的翻译素质,遵循笔译实践——笔译理论——笔译实践的原则,勤于实践,善于总结经验,再加上认真负责的态度,才能做好笔译的工作。
  注释:
  [1]叶晓琪. 珠江学者黄忠廉开讲:机译“吃人”与人译的“突围”[R].2017
  [2]杨文伟. 对翻译标准的再思考[J].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
  [3]胡显耀,李力.高级文学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胡显耀,李力.高级文学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5]尚志强. 对翻译的再认识[J].琼州大学学报,1998.
  [6]胡显耀,李力.高级文学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参考文献:
  [1]陈雪梅. 谈对翻译的再认识——从鲁迅先生说起[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
  [2]胡显耀,李力.高级文学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3]沈苏儒. 我对翻译研究的基本认识[J].中国翻译,2007.
  [4]尚志强. 对翻译的再认识[J].琼州大学学报,1998.
  [5]杨文伟. 对翻译标准的再思考[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
  [6]叶晓琪. 珠江学者黄忠廉开讲:机译“吃人”与人译的“突围”[R].2017.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古诗对日本俳句的兴起与发展意义重大,二者在格式、历史渊源等方面关系匪浅,而俳句走向世界的脚步快于中国古诗,同时,俳句的传播之路对中国古诗的国际传播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从俳句在法国的传播历程与特点出发,旨在探讨其对中国古诗国际传播的启示。  关键词:俳句;古诗翻译;法语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7-0-01  1.俳
摘 要:自2007年弹幕传入国内后,就迅猛蔓延开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景观“弹幕文化”。弹幕文化由于具有狂欢性、参与性、即时性等特点使得其主体“弹幕族”的身份有了“群体”色彩。本文结合勒庞在《乌合之众》中关于“群体”的论述,展开对弹幕从内容到主体的细致分析,通过挖掘弹幕文化在中国语境中生产机制,认为弹幕族虽然具有勒庞所描述的“群体”性危机,但经过与主流文化隐匿的关联而去除了潜
摘 要:迟子建的小说中经常可见平凡的小人物在生活与命运的洪流中苦苦挣扎,她擅长从小人物身上探寻生活的意义,对生命与死亡报以关注和思考,直面他们的遭遇,从苦难中挖掘人性的光辉。她用充满诗意的笔触表达着她的生死观。本文通过她的三部重要作品来分析展示她对生死问题不同角度的表述。  关键词:迟子建;生死观;诗意;死亡叙事;生命意识  作者简介:张烁(1987-),女,汉族,河北衡水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现
摘 要:南宋愛国词人辛弃疾一生词作丰富,思想深挚感人。然而,真正奠基稼轩在词史地位、并反映当时时代主题和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主要还是他反映血性男儿豪放风格的军事词。所谓军事词,笔者个人认为应该是辛词中那些带有军事意象,反映南北军情,表达自身或寄托友人战场上建功立业的抱负之词。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即第一部分介绍辛弃疾的军事词和形成原因及其本人的军事思想,第二部分分析军事词的文学特色,第三部分是辛弃疾
摘 要:杜甫秦州诗能够在文人们心中产生强烈的激荡首先应该具备一个契机,即“必身经忧患,才晓读斯语”(《读杜漫语》),只有与杜甫有着类似的经历才能对杜甫的情怀有更深刻的体悟,才能真正地解读到杜甫深刻的生命本质,以此激发出与杜甫的心灵共振并自觉追随杜甫伟大的人格。在清初诗坛占据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宋琬,他对杜甫的接受可以说是对杜甫秦州诗典型咏怀意义的完美注脚。  关键词:杜甫;秦州诗;宋琬;身世之悲  作
摘 要:当下英美文学作品的发展越来越多样化,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从英美文学作品语言学的角度进一步的剖析解读,获得更深层次的探究。本文通过对语篇分析法的原理、分析的内容、实例解析来进行阐述。  关键词:文学作品;语篇分析;英美文学;诗歌小说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0--01  一、语篇分析的原理解读  我们所谓的语篇其实
摘 要:《包待制三勘蝴蝶梦》是关汉卿创作的一部关于公案戏的杂剧,其内容热情歌颂了人们面对恶势力的反抗斗争,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本文侧重从这部杂剧的梦境入手,着重分析关汉卿在剧本中所写到的梦境原因及作用,从而达到认识这部剧的价值及其意义。  关键词:蝴蝶梦;关汉卿;梦境  作者简介:赵秀杰(1988-),男,汉,山西省长子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  [中图分类
摘 要: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电影《摔跤吧爸爸》的分析,对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进行客观的描述,以期将真实的印度女性的生活状况呈现出来。  关键词:女性主义;摔跤吧爸爸;印度  作者简介:彭军(1993-),女,汉族,河北邢台人,长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
摘 要:关汉卿塑造了众多身处下层的女性形象,其中又以妓女为多,如《救风尘》《金线池》《谢天香》等剧作都是反映古代妓女生活、情感的作品。本文以《救风尘》中的三个女性形象为例分析关汉卿对妓女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关照与同情,欣赏与赞美,通过宋引章、赵盼儿、宋母揭示和反映出了古代妓女人生中三个阶段的心理,思想及生活,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关键词:关汉卿;《救风尘》;赵盼儿;宋引章;妓女  作者簡介:雷光高(
摘 要:“多余人”和“局外人”作为文学现象中的特殊现象两者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特殊性。本篇论文通过分析这两个形象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出现的原因,以“多余人”的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以及“局外人”的代表作加缪的《局外人》展开分析两部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人物形象、表现手法、写作技巧、作品语言特色等方面,特别强调从语言学的相关角度展开分析两部作品中语言特色的异同点,进而分析两个文学形象的特点。通过对比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