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转化后进生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847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教学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我们教师如何帮助他们,采用什么样的措施,使他们从不同的起跑线出发,都能很好地成长呢?这里面情况复杂,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我认为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爱心教育,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爱、博大的爱。
  
  一、爱心沟通是师生共攀高峰的索道
  
  “三分管理,七分情感”,教师应真诚地关爱学生,充分信任学生,积极地鼓励,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在关心自己、爱护自己,让学生从内心感觉到:如不好好学习,就对不起老师,对不起班级。让学生自己树立起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不息。像我们五十班的郭靖宇同学,从私立学校转来不久,骄横成性,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多次批评、指责,好比隔靴搔痒,无济于事,离家逃学一周多,最后好话说尽才回到了学校,仍不能安心学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安排他参加各种活动,让他一点点转变。有一次靖宇的书包丢了,中午回不了家,我就把他带回家里吃饭。我到书店给他买来书本文具,挖掘他的内心世界,对症下药。他终于认识到,老师是真心地关心他爱护他,他渐渐有了争胜心,学习有了动力,成绩提高很快,我发现优点就及时加以表扬,他逐渐由班里的老大难变成了佼佼者。
  
  二、真诚的关爱使整个班集体充满凝聚力
  
  教師的工作是雕塑学生心灵的工作,教师必须重视心理修养,把一片爱心全部投入教育教学中来,把学生看得高于一切,就会使教学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老师的心理状态、言行举止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注意培养并提高自己的意志、情感、性格等心理品质,努力使自己总是处于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工作,这对学生尤其是对后进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主人翁的责任感,与学生建立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一切都建立在情感的基础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真诚的关爱是一条红线,把老师和整个班集体以至整个学校,联结成为一个团结奋进的整体。
  
  三、爱心的沃土会长出丰硕的果实
  
  爱心教育不能只停在口头上,而是要付诸行动。要热心帮助学生,解决学生实际困难,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真诚地帮助每个学生,用爱心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达到心与心的融通。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常交流、常沟通,才能了解学生的心理,洞察学生的思想状态,才能有的放矢。比如上一届毕业的李保同学,母亲早逝,哥哥上大学,靠年老多病的父亲维持全家生活。为供给大哥上大学,老人忍痛卖掉了耕牛,卖掉自己的棺材,也供不起两个孩子上学,偏偏李保不争气,老人没少生他的气。我决定对他低起点要求,让他逐步改正不良行为。我通过多方接触,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后来得知他心中的秘密。我首先对他给予情绪上的照顾,关心他,用感情打动他,让他从现实出发,分析自己的家庭,一有空就与他交流,谈学习,讲道理,让他换位思考,站在辩证的角度考虑问题,他思想逐渐转变过来,学习有了动力,并于去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重点高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爱心的沃土长出了丰硕的果实。
  
  四、爱心是绚丽多姿的
  
  有的学生认为老师对他的关心帮助都是理所当然的,就好像父母对自己一样,把父母、老师的苦口婆心当作耳旁风,目无他人,捣乱成性,懒于学习。对这些学生应采取惩罚约束措施,以规章制度约束,抓住错误进行情境性批评,采取严厉手段,紧抓不放。比如像本班的陈科同学,在家里横行无忌,到学校无事生非。我找来一本《少年劳改录》让他学习,重点段我给他划出来,课外我陪他在办公室学,让他写心得体会,对照他自己严格检讨。时间一长,他思想有了好转,成绩也跟上来了。作为老师应及时加强与这类学生的心理沟通,倾听他们的心里话,了解其思想和心理要求,再就是寻找闪光点及时鼓励,表扬其进步,使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并要求同学们给予其信任、支持和体谅,营造积极的班级舆论和氛围。
  总之,对学生的爱应渗透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针对学生不同的家庭,针对学生不同的问题、不同的性格,教育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多变,最终达到“曲线救国”,采取积极有效的途径使每一位后进学生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人格,树立平和、善良、民主、敬业、爱生的形象,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不仅要喜爱品学兼优的学生,更要关心那些智能偏低或犯有过失错误的学生,共同构建积极进取、文明向上的班级氛围。
  (责任编辑 周侯辰)
其他文献
在甘肃,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70%以上,按照教育平等的原则,农村学校也就占全省学校数量的70%以上。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在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和资金投入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农村教育有了明显的发展。  当今在农村,每个乡镇至少有规模较大的一所独立初中和一所中心小学。各行政村都有一所小学,离乡镇独立初中较远的村里也有戴帽中学(指跟小学合办的初中),但规模不大,有的学校一个年级只有两个班。众所周知
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就是学生进入教学活动,能动地、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的倾向性表现行为。从教的方面看,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实质上是在教学中解放学生,使他们在一定的自主性活动中获得主体性发展。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是把主体教育理念转变成学生主体人格的一种有效机制,对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教学理念1.活动是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逻辑起点主体—参与—活动,参与成了主体
文章是感情的产物。“情动于衷而发于外”。只有作者首先为外物所感,被彻底打动,才有可能写出动人的东西。情感是作文的源头活水,离开了鲜活的情感之源,文章就会显得死板呆滞,毫无生气。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始终坚持这样的理念:心灵,只有在感动的天地中徜徉,才能够编织出灿烂的云锦,喷吐出辉煌的光焰。  作文教学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努力创造一种良好的氛围,让学生的心灵沉浸在感动的海洋之中,这是作文教学新
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产业受到极大的影响,出口增长率一度出现下滑。2009年世界经济脆弱性地恢复,意味着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到来。纺织服装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教师要树立教学效率观念。什么是教学效率?教学效率是指有效教学时间与实际教学时间的比率,即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有效教学时间与实际教学时间的比值越大,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反之,就越低。有效教学时间就是在课堂中真正对学生有效的时间,作为教师,摸索实践高效课堂,各有所悟。在这里,说说自己历史教学中的点滴感悟。  在初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笔者努力探究在自主学习基础上,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主要教学形式,以让学生更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的课堂教学新结构。通过对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和研究,笔者深刻感受到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后,学生的兴趣、学习水平与学习效率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一、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和精神状态,是学生自主学习成败的关键,自主探究则是指教师指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