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思维决战脱贫攻坚

来源 :新长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long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蕴含着丰富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精准思维和底线思维,把握了事物普遍联系、矛盾运动、永恒发展的基本规律,认真学习领会、掌握运用这些科学思维方法,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思想武器。
  用战略思维把握脱贫攻坚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高度审视扶贫工作,他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从这些论述可以看出,脱贫攻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福祉、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息息相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确保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脱贫攻坚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体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带领贫困地区人民与全国人民一起步入全面小康社会,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脱贫攻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先决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脱贫攻坚的成效影响着贫困地区能否做好乡村振兴工作;乡村振興战略的实施,能够为贫困地区群众实现稳定脱贫长期致富提供有效保障。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用辩证思维把握脱贫攻坚的规律性
  辩证思维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重要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战决胜、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尤其要用好辩证思维这个法宝,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不要形而上学都照一个模式去做,而要因地制宜,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精准扶贫新路径。”这要求我们要树立辩证思维,正确处理好脱贫攻坚与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乡村振兴的内在联系,解决好扶贫工作局部与全局的问题。
  运用辩证思维,要着力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物与人的关系。“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要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指导扶贫开发,丰富贫困地区文化活动,加强贫困地区社会建设,提升贫困群众教育、文化、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振奋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精神风貌。”既要努力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物质需求,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更要努力促进贫困人口的全面发展。二是处理好外力与内功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最大限度调动当地群众的积极性,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在加大外部扶持力度、动员更多资源和力量决战脱贫的同时,激活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充分调动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主体性,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最终实现稳定脱贫。三是要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必须深刻认识我国贫困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要从理论、法律和政策等层面构建脱贫攻坚工作的长期支撑体系,防止用短期方式对待长期任务。一方面,要坚定必胜信心,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另一方面,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只有久久为功,才能行稳致远。
  用精准思维把握脱贫攻坚的针对性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是精准思维的直接体现。他强调:“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乡因族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法,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这就要求我们落实好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和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把握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和“如何退”四个关键环节,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使精准思维落脚在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上,始终把精准思维贯穿于脱贫攻坚的全过程。
  运用精准思维,要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切实防止各种形式的不精准。一要防止片面化。不要把脱贫攻坚当作区域发展的负担,不能用区域发展替代脱贫攻坚。更不能重区域发展轻脱贫攻坚,重上大项目轻民生保障,仍采取“大水漫灌”式的脱贫攻坚,使贫困群众难以从中获得发展红利。二要防止纸面化。脱贫攻坚不能只做纸面文章,花功夫做规划,忙于研究制定政策,却不精于推动落实,政策措施难到“最后一公里”,使脱贫攻坚效果打折扣。三要防止账面化。决不能使贫困户账面上“被脱贫”,既要看脱贫数量,更要看脱贫质量,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
  用底线思维把握脱贫攻坚的约束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国发展必须完成的底线任务,我们要树立底线思维,不断提高政治站位。
  运用底线思维,重在守住以下几条底线:一要守住全面建成小康底线。打赢脱贫攻坚战本身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要守住脱贫质量底线。首先守住贫困户脱贫这个工作底线,贫困户彻底脱贫,贫困县和贫困村才算彻底摘帽。其次守住贫困户脱贫的标准底线。不仅要关注贫困人口的获得感,而且要统筹考虑建立防返贫长效机制,使贫困人口既能脱贫又不能返贫。对已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刚摘帽的要“扶上马送一程”,稳定现有帮扶政策,不踩急刹车;对脱贫不稳定的贫困户提前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三要守住廉洁自律底线。绷紧纪律和规矩这根弦,管好用好扶贫资金,防范扶贫领域发生违纪违法行为。加强监管,杜绝截留、挪用和贪污扶贫资金,真正把资金用到扶贫对象上,帮助贫困群众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责任编辑/滕   飞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以无公害蔬菜的产销一体化配送系统为例,对蔬菜的产销一体化平台的构建进行了探索。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相继也出现了越来越高的健康需求,无公害蔬菜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和防控形势的发展,不少人出现恐慌、焦虑、烦躁、憋闷的心理及情绪,衍生为疫情防控的“副产品”、新“病毒”,需要及时予以关注。各级党组织和政府要用系统思维、综合手段,加强引导疏导,消除负面情绪,稳控群众心理。  用科学声音消除恐慌。恐慌源自过度敏感、无知未知和无法掌控。疫情的特殊性,决定了防疫最权威的声音,来自全国防疫专家组成员。只有把权威防疫院士、一线防疫专家关于病毒传播机理
本文针对气象为农服务对西藏农业的影响、如何进一步做好气象为农服务工作进行探讨,旨在提高气象为农服务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为西藏粮食安全生产提供保障,从而实
渤海BZ油田沙河街组发育异常高压低渗油藏,单井产能差异大、储层质量控制因素认识不清制约了该区低渗油藏的开发。在对BZ油田沙河街组储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储层质
利用传统二项式产能方程对南海西部气田多口高产气丼回归时出现了产能方程斜率负异常现象,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回归时忽略了测试过程中地层压力的变化。从气井测试过程中地层压
加强农业企业的管理,是保障企业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而财务管理又是农业企业管理的重心,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农业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不少
为了进一步认识粘土含量、地层水矿化度、微孔隙含量等因素对岩石电性的定量影响规律,基于HZ21—1—2井944B岩心粒度资料和孔隙度约束建立了三维数字岩心,利用数值模拟法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