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之后下汉口

来源 :武汉文史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liu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1年的一个初冬之夜.我由长沙越洞庭湖过长阳至当时号称抗战期间“小汉口”的宜昌三斗坪转乘班轮进川。那时宜昌为日军占领,所有西上四川的人均须绕道至该地再走水路。1945年我还是一个二十余岁的单身青年。工作单位是设在现今鄂西州首府恩施市的旧湖北省政府教育厅附属的“战地失学青年招训分会”。我的工作就是收容登记由13军占领区来到后方的失学学生.经过短期培训补习再由教育厅分派到正式学校读书。
其他文献
手定施政要旨我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九月一日复职后,觉得有和我的省府同仁,拟定一种工作方针,以为今后共同信守之必要。经过几天的考虑,手定了一项施政要旨共十项,于九月五日发布
我是1937年8月13日投笔从戎、亲身经历了八年抗日战争的老兵.先后在上海的罗店、大场,江苏的常熟,安徽的广德、宁国和江西的彭泽、湖口、瑞昌至武宁沿线同日军作过殊死搏斗,曾两
1945年,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历史给世人揭示了一条真理,侵略者可以快意一时,却无法逃脱失败的命运,而代表正义一方的中国人民虽然屡遭挫折,却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为了激励前方战士的抗日士气,鼓舞后方群众树立长期抗战必胜的信心,1938年4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在武汉发起并举行了抗日扩大宣传周。现将在武昌活动的情况。回忆
1944年初,我受命到江防前线的松滋县刘家场筹备出版《新湖北日报·鄂中版》,不料刚到目的地,日寇渡江南犯打乱了出报计划,全体员工连忙把印报器材零件运到附近山洞里隐藏,拆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