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拉盖地区景观破碎化与土地利用对策的研究

来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g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RS,地面调查和GIS相结合的手段,对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北部的乌拉盖草甸草原区景观破碎度分3个时期(1988-1992,1993-1995,1996-1997年)进行动态研究,并选用3种不同的指标:斑块密度指数、廊道密度指数、景观班块破碎化指数,对该区的景观破碎度进行了测算分析,进而探讨了该区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结果表明:1.总体班块密度指数在三个时期分别为0.0125个.km-2、0.0582个.km-2、0.112.km-2;2.廊道密度指数在三个时期都约为0.0538km.km-2;3.整体景观斑块数破碎化指数在三个时期分别为0.0025、0.0116、0.0223。说明,随着人类干扰的增加,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加大,土地利用不合理的有关问题不容忽视。
其他文献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如何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是高校学生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高校开展社会实践的现状,研究限制大
自然灾害对粮食安全和粮食产量稳定具有极大影响。文中采用山东省1978~2012年粮食生产相关数据,分析了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首先,从粮食单产量入手,将粮食单产量分
通过对HXN3型机车空压机逆变器锁定故障进行分析,介绍了该部分的系统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了电气控制原理,提出了此类问题的判断方法和解决措施。
文化意识是中学英语新课程五项内容标准之一,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是进行语言交际的重要条件。本文简述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指出了文化因素被忽视的现状,并提出了在教学中如何
与其他职业相比较,教师这个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高校青年教师既具有教师和青年的一般属性,又与中老年教师群体、青年群体相比有着独特而鲜明的特征。分析高校青年教师的
本文通过搜寻公元 1 0世纪冰岛埃尔加 (Eldgj偄)火山喷发前后 (公元 932~ 94 8年 )各地气候冷暖变化的历史文献记录以及树轮记录 ,重点发掘并考订了中国的历史文献记录 ,对公
随着城市的不断蔓延扩张,边缘区的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并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本文对失地农民居住形态进行探讨,采取多功能混合居住模式使得居住空间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