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之我见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uha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生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生不仅要学习,还要重视学生的成长,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积极创新体育教育,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已成为新时期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习前进的重要方向和首要目标。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8-0152-02
  前言
  小学体育教育要把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在这个基础上确立课程内容的基本方向,要以人为本,按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兴趣爱好来规划课程形式。而作为体育课老师,则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自身素质要尽快提高,这样才能对小学生体育学习产生更好的引导作用,使学生体质增强、健康成长。
  一、小学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太过简单。
  传统的体育课缺少对学生的指导,虽然小学生年纪小,思想简单、爱玩爱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是教给他们简单的规则动作就足够了。小学生接收新知识是很快的,他们有能力对所学到的东西消化理解,所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低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小学体育课主要内容就是玩,这不是真正的体育教育,学生只是在浪费时间,达不到锻炼的目的。
  2.教学方式机械刻板。
  传统的体育教育是体育老师面对所有学生统一单向传授,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显得枯燥呆板,学生经常不能理解所学内容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学生很难产生兴趣,没有了活动目标,结果就是我们所看到的自由玩闹。同时,教学内容层次混乱,不同年级之间的教学内容不明确,大同小异,不能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
  3.有些体育教师自身素质不高。
  尤其是在一些学校,甚至没有专业的体育老师,只是由文化课老师代替,隔行如隔山,其他课程的老师是没办法给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的,体育课也就成了课外活动。体育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专业素质在小学体育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国家要将强对小学体育教师的培养力度,我国目前并没有足够多的合格的体育老师,这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4.小学体育教育资源短缺。
  在大部分城市地区,小学体育设施是比较齐全的,但并不丰富。然而在许多农村和偏远地区,很多学校的操场还仅仅是土地,只有几件设施,而且运动设施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修理维护,许多老旧的设施是具有安全隐患的,容易对学生造成伤害,这些都是小学体育教育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如何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
  正是由于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课堂存在一些问题,所以体育教师才应该积极寻找问题出现的原因,“对症下药”,从不同的方面创新,才能够建立一个高效的小学体育教学课堂。笔者也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转变教学观念,精心设计课程。
  教师要想创造一个高效的小学体育教学课堂就必须转变自己的观念,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教师应该从心理上重视体育课,并且制定好体育教学的目标。教师开展体育课的目的为了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锻炼学生的身体健康,而非刷课时的目的。所以教师就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目的,精心设计教学课程。教师要明确每一个阶段想要锻炼学生的什么体育能力,是长跑耐力还是速度,或是弹跳力等。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师制定不同的课程,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还要注意体育器械的配备,要保证学生拥有充足的选择能力,不能一自由活动,学生就去一旁休息了,这样的体育课不仅乏味而且无意义。所以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课程,为学生营造一个丰富的体育课。
  2.丰富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兴趣。
  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也不符合我国教育的要求,所以教师必须抓住新课改的契机,努力改变、创新自己的教学手段,以丰富教学课堂,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游戏达到自己想锻炼学生的目的,并且在游戏中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精神,如团结精神、竞争精神等。如教师要想训练学生的速度和竞争意识的话,可以开展小组接力比赛游戏活动,让学生都投入到游戏中,为彼此的队友加油的同时,和彼此队友并肩比赛等。教师还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法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因为学生想要参与的体育活动不同,男生比较偏爱球类,而女生比较喜欢跳绳、毽子等。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分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进行活动,教师在四处监督的时候和学生们一起活动这样能够满足各位学生的需要,也达到教师教学的目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3.注重沟通交流,创建和谐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师开展教学十分重要,学生信任教师就会信任课程,也就会积极的参与到课程中来。所以体育教师必须注意保持和学生之间的朋友关系,而非拉远与学生的距离。教师在课堂上要采用幽默、鼓励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教学,既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有信心、勇气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4.合理构建并有效完善学生评价体系。
  教学的末端终究需要以一定的教学考核来进行教学评价,以之来对教师教学成效和学生学习成效进行某种衡量并为今后工作的改进与进步提供有价值思路。然而,传统所执行的小学体育学生评价体系,将学生考试成绩作为最终标准甚至可以说是唯一标准,这样会直接导致小学体育教育应试化发展,并不利于教学进步,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甚至还会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对此,合理构建并有效完善学生评价体系,同样应作为新时期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具体来讲,评价体系应采用多轨制,除了传统对学生的单向评价之外,还应包含“教师自评、学生自评、师生互评”,以此来获得更为全面、真实的评价结果,同时也正是基于阶段性评价结果,认清阶段性之不足,为自我完善提供更多更具针对性的参考意见。与此同时,评价体系内容也应该注重“内容丰富、设计合理、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进行,也就是说不应单单针对最终的考试成绩,日常表现也应该占一定的比例,包括学生的参与程度是否较高,是否有互帮互助的个人或集体事件等都可以对相关学生给出积极的评价并纳入日常计分当中。
  结束语
  总之,小学体育课改势在必行,只有探索出更加高效,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让学生的天性得到解放,才能让体育课堂充满活力,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才能发挥出体育课程的优势所在。
  参考文献
  [1]苏树斌.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學中作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
  [2]王笑一.论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运用[J].体育世界,2017.
  [3]戴永琴,广连成.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5.
  [4]梁干云.如何构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J].新课程(小学),2017(1).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视,人们越来越重视小学体育的教学研究工作。在小学教育阶段,体育教学在学生素质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待小学体育的教学工作,教师应当及时摒弃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加快转变教学理念,利用多媒体完成趣味教学工作,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和反思,进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摘 要】生物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初中阶段一门教学难度相对更大的综合性学科,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往往也更容易遇到困难和阻碍,而功能型学习小组是生物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目前其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且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功能型学习小组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接着通过实际的教学案例着重探讨了功能型学习小组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具体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新兴技术的出现,尤其是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大数据成为眼下最流行的技术,这必然会给目前的数据库和信息处理技术带来新的挑战,旧的数据处理、数据挖掘
【摘 要】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已经成为当前教育过程中的首要任务。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各方面能力得以有效建立的黄金时期,因此小学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能够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就以小学语文为研究对象,对在小学语文中应当如何有效开展创新教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能力;教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农村学校体育教与学已被提出新要求,科学革新体育教学是新时代下我国农村学校持续性发展中的关键性任务,要在调查、分析体育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科学处理面临的问题,深层次革新体育课程教学,建构高效体育教学课堂的同时促进农村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问题;处理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啦啦操作为一种运动形式逐渐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的关注,如何将其融入高职健美操教学中已经成为广大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虽然啦啦操和健美操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二者还是具有本质上的差异的,因此,教师要准确把握啦啦操和健美操之间的联系,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将啦啦操完美的融入到高职健美操教学的过程中,以便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体能素质,进一步达到塑造形体之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