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例下肢严重创伤伴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护理体会

来源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ylodi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3例下肢严重创伤伴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术前做好病情评估,加强心理护理,积极完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重点包括嗜水气单胞菌感染伤口、创面和皮肤3个方面的护理;加强营养支持;做好感染性休克的救治护理等。结果 1例在入院的3 d内感染迅速蔓延至对侧肢体以及躯干,合并发生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最终因病重放弃治疗;2例经截肢以及积极有效的救治控制了感染。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可提高下肢严重创伤伴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患者的预后,也给临床带来重要的疾病认知。
其他文献
半导体行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柱,对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意义重大,半导体国产化势在必行。作为产业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融资约束直接牵制了半导体企业的研发活动。本文基于我国半导体产业96家上市公司"十三五"期间的数据,在分析关键融资模式的基础上,探讨不同筹资方式的支持效应。研究发现,财政资金、内源融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为企业主要筹资渠道,但总体而言,资本市场参与程度低,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尚不突出
以Toll样受体(TLR)信号通路为切入点,探讨脑缺血状态下脑心通“脑心同治”的作用机制。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给药组和阳性药组。模型组、给药组和阳性药组分别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采用Bederson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法测定脑梗死体积;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水肿情况;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dUTP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染色观
目的探讨骨科急诊手术对多发性创伤的治疗影响结果。方法将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进行急救的57例多发性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愿选择将患者分组并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救治,并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结果采用骨科急诊手术的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分别为13.79%、10.34%、3.44%显著优于采用常规急救治疗对照组的25%、28.57%、10.71%,比较
中医药在中华民族防病治病及繁衍生息进程中做出了卓越贡献,目前,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然而,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事件频发,尤其针对新发现“有毒”中药的安全性问题,往往难以做出科学的回答并制定有效解决方案,面对国际舆论和社会公众质疑时,常陷入“被动应对”的窘迫局面。破解中药安全性难题亟需在中药毒性认知及安全风险防控方面实现突破。该文基于笔者团队既往在新发现“有毒”中药安全性评价及风险防
战时创伤性心跳骤停(TCA)的主要原因包括失血性休克和张力性气胸等,其战现场急救流程为在快速识别导致TCA原因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急救措施,即快速纠正导致TCA的可逆性原因,进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伤员恢复自主心跳后,后送至下一级救治机构继续复苏治疗,后送途中维持液体复苏的延续性。未来要针对TCA战现场早期识别、致伤机制和救治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我军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救治流程。
动脉血气分析碱剩余作为创伤早期评估和预后指标,可预测创伤患者的休克、复苏、输血、死亡率及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入住率等,在儿科创伤、老年创伤和创伤骨科患者的评估中也仍然具有价值。随着急诊床旁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血气分析的发展,其结果也可快速获取。近年来动脉血气分析碱剩余值在创伤救治中已有一定的研究。本文将就动脉血气分
目的探讨基于初级创伤救治原则的院前急救护理对车祸外伤患者救治效果、救治效率及预后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车祸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初级创伤救治原则的院前急救护理。比较两组的救治效果、救治效率及预后结局。结果观察组的ICU入住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救
目的:探讨基于创伤评分的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多发伤患者救治时间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2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96例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创伤评分的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有效救治时间、多科会诊时间、检查完成时间及住院时间,统计两组死亡率、休克及多器官功能综合征(MODS)发生率,统计两组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