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混凝土工程表面损伤的现象何原因热分析,从蜂窝、露筋、麻面等各个施工工序的过程控制着手,总结经验教训,解决建筑施工企业在混凝土施工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关键词:、蜂窝露筋麻面空洞 缝隙及夹层裂缝。
中图分类号:TU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们建筑施工单位在混凝土施工当中,往往由于对混凝土施工重视不够和违反操作规程,造成混凝土结构构件产生各种表面损伤,必须采取措施加以修补,以确保混凝土构件的使用寿命和安全。
混凝土构件产生表面损伤有以下几种:1、蜂窝;2、露筋;3、麻面;4、空洞;5、缝隙及夹层;6、裂缝。下面我们针对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几种质量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蜂窝(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蜂窝似的窟窿)
产生的原因:混凝土分层下料捣固,模板安装缝隙不严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混凝土塌落度过小,混凝土接触层未加以处理,混凝土下料,混凝土下料过程中石子、水泥砂浆产生分离。
修补措施修理方法:1、小蜂窝(范围在10平方毫米内)构件清刷干净后,用1 :2水泥砂浆抹平压实。
2、较大点蜂窝清除蜂窝周围薄弱松散部分,用钢丝刷或清水冲洗干净,用比原设计高一个级别混凝土强度的细石混凝土堵塞捣实压平。
二、露筋(刚进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
产生原因:混凝土浇注施工中,钢筋保护层电块发生位移,钢筋紧贴模板,混凝土施工中漏振或振捣不实。
修补措施处理方法:1、浅表面露筋用钢丝刷用力刷洗干净后,在构件表面,用1 :2水泥砂浆填满部分,用力抹平压实。
2构件表面较深的露筋,凿去松散薄弱的混凝土突出部分,刷洗干净,用比原设计高一个级别混凝土强度的细石混凝土填实压平。
麻面(结构构件表面呈现局限性数量小凹坑麻点)
产生原因:模板安装时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内的水份很快被吸干。
修補措施处理方法:1、构件表面作粉刷的可不修补。
2、构件表面不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用水清洗,清洗干净后用同等级强度混凝土内的水砂砂浆抹平压实,将麻面处理平。
四、空洞(构件中有较大的孔洞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产生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浇灌被卡住,或未振捣就继续浇注上一层混凝土。
修补措施处理方法:将空洞周围的疏松混凝土和软弱浆膜清掉,用水清洗干净,重新支膜。结合层处理干净,模板湿润后,用比原设计高一个等级强度的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筑捣实。
五、缝隙及夹层(混凝土内成层存在松散混凝土层及夹杂物)
产生原因:施工缝、变形缝未经接缝处理就浇筑混凝土,施工缝有锯屑杂物、砖块未清理干净,混凝土浇注高度过大,未设串桶、溜槽,结合层未干净没有砂浆层。
修补措施处理方法:1、缝隙夹层深度和宽度不大时,可将附近松散混凝土凿去,刷洗干净后用1 :2 水泥砂浆强力填嵌密实。
2、显著和深进的缝隙夹层,清除松散部分和内部夹杂物,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支模安装,强力浇筑细石混凝土捣实。
六、裂缝(结构表面或局部截面出现细小开裂)
产生原因:1、构件施工时受剧烈震动,混凝土浇筑后模板变形或沉陷,混凝土暴晒,养护不及时。
2、构件安装时支撑点位置不当或受到碰撞,钢筋在混凝土施工中受
踩踏错位,外荷载直接应力过大。
3、结够变形变化(温度、湿度变化,混凝土本身收缩、膨胀等)干燥后用环氧砂浆灌缝或表面涂抹封闭。
4、裂缝开裂较大时,沿裂缝凿八字形凹槽,清洗干净后,用1:2水泥砂浆修补或干燥后用环氧胶泥嵌补。
5、外荷载引起的裂缝,钢筋应力较高(缝宽0.2毫米时,应力可达1800至2500公斤/平方厘米)影响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应做加围以钢板套箍,再挂钢丝网抹水泥浆进行封闭。
6、温度、湿度、徐变等结构变形引起裂缝,对承载力无影响时采用水泥砂浆抹面,涂防腐层,或用环氧胶泥进行表面封闭。
综上所述是我们建筑施工企业在混凝土施工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方法。
关键词:、蜂窝露筋麻面空洞 缝隙及夹层裂缝。
中图分类号:TU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们建筑施工单位在混凝土施工当中,往往由于对混凝土施工重视不够和违反操作规程,造成混凝土结构构件产生各种表面损伤,必须采取措施加以修补,以确保混凝土构件的使用寿命和安全。
混凝土构件产生表面损伤有以下几种:1、蜂窝;2、露筋;3、麻面;4、空洞;5、缝隙及夹层;6、裂缝。下面我们针对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几种质量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蜂窝(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蜂窝似的窟窿)
产生的原因:混凝土分层下料捣固,模板安装缝隙不严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混凝土塌落度过小,混凝土接触层未加以处理,混凝土下料,混凝土下料过程中石子、水泥砂浆产生分离。
修补措施修理方法:1、小蜂窝(范围在10平方毫米内)构件清刷干净后,用1 :2水泥砂浆抹平压实。
2、较大点蜂窝清除蜂窝周围薄弱松散部分,用钢丝刷或清水冲洗干净,用比原设计高一个级别混凝土强度的细石混凝土堵塞捣实压平。
二、露筋(刚进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
产生原因:混凝土浇注施工中,钢筋保护层电块发生位移,钢筋紧贴模板,混凝土施工中漏振或振捣不实。
修补措施处理方法:1、浅表面露筋用钢丝刷用力刷洗干净后,在构件表面,用1 :2水泥砂浆填满部分,用力抹平压实。
2构件表面较深的露筋,凿去松散薄弱的混凝土突出部分,刷洗干净,用比原设计高一个级别混凝土强度的细石混凝土填实压平。
麻面(结构构件表面呈现局限性数量小凹坑麻点)
产生原因:模板安装时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内的水份很快被吸干。
修補措施处理方法:1、构件表面作粉刷的可不修补。
2、构件表面不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用水清洗,清洗干净后用同等级强度混凝土内的水砂砂浆抹平压实,将麻面处理平。
四、空洞(构件中有较大的孔洞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产生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浇灌被卡住,或未振捣就继续浇注上一层混凝土。
修补措施处理方法:将空洞周围的疏松混凝土和软弱浆膜清掉,用水清洗干净,重新支膜。结合层处理干净,模板湿润后,用比原设计高一个等级强度的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筑捣实。
五、缝隙及夹层(混凝土内成层存在松散混凝土层及夹杂物)
产生原因:施工缝、变形缝未经接缝处理就浇筑混凝土,施工缝有锯屑杂物、砖块未清理干净,混凝土浇注高度过大,未设串桶、溜槽,结合层未干净没有砂浆层。
修补措施处理方法:1、缝隙夹层深度和宽度不大时,可将附近松散混凝土凿去,刷洗干净后用1 :2 水泥砂浆强力填嵌密实。
2、显著和深进的缝隙夹层,清除松散部分和内部夹杂物,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支模安装,强力浇筑细石混凝土捣实。
六、裂缝(结构表面或局部截面出现细小开裂)
产生原因:1、构件施工时受剧烈震动,混凝土浇筑后模板变形或沉陷,混凝土暴晒,养护不及时。
2、构件安装时支撑点位置不当或受到碰撞,钢筋在混凝土施工中受
踩踏错位,外荷载直接应力过大。
3、结够变形变化(温度、湿度变化,混凝土本身收缩、膨胀等)干燥后用环氧砂浆灌缝或表面涂抹封闭。
4、裂缝开裂较大时,沿裂缝凿八字形凹槽,清洗干净后,用1:2水泥砂浆修补或干燥后用环氧胶泥嵌补。
5、外荷载引起的裂缝,钢筋应力较高(缝宽0.2毫米时,应力可达1800至2500公斤/平方厘米)影响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应做加围以钢板套箍,再挂钢丝网抹水泥浆进行封闭。
6、温度、湿度、徐变等结构变形引起裂缝,对承载力无影响时采用水泥砂浆抹面,涂防腐层,或用环氧胶泥进行表面封闭。
综上所述是我们建筑施工企业在混凝土施工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