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大庆,创业模式里的童年记忆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_p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6月,毛大庆在《品格》录制现场示范工地安全帽的戴法。

  在《品格》的錄制现场,毛大庆拿起一顶工地安全帽,敲了敲:“这个不标准,没有调节的钮。”然后他熟练地戴上,示范如何正确佩戴安全帽。节目播出后,这段成为该集的一个小高潮。《品格》是由安徽卫视、《环球人物》杂志社、海棠映日联合制作,古井贡酒·年份原浆古20独家冠名的高端经济人物访谈节目。录制完,毛大庆告诉《环球人物》记者,觉得自己还是个城市规划师。
  2015年,毛大庆创办优客工场,做共享空间,这个模式一下就火了。在各大城市,人们经常能看到不同企业租同一块场地,一起办公,既能节省成本,也能增加企业、行业间交流的机会。不到两年,公司就获得B轮4亿元融资,估值近70亿元人民币,成为国内联合办公领域首家“独角兽”企业。
  谈及联合办公的灵感,得从毛大庆的童年说起。毛大庆是“北京土著”,生于海淀区,在大院子里长大。他家在2号楼5单元,一个单元有14户,大家在一起为邻十几年,“推门即入,如同进了自己家”。谁家有几口人、几个娃,大家都清清楚楚。
  小时候,毛大庆特别喜欢家里来客人或者去别人家串门,因为可以和其他小朋友吃好吃的,玩老鹰捉小鸡,拿纸折出“翻东南西北”的四方锥来玩,还能随便拿条塑料绳翻花绳,变出各种形状。他能快乐地玩一整天,不用睡午觉。
  “串门对小孩子来说,是一种有趣的体验,能玩新游戏,还可以学到如何待人接物,以及如何与陌生人快速相识相处。更重要的,串门是家家户户信息交流的主要途径,许多外面的消息在人们串门过程中不胫而走。”
  当代社会发展快速、邻里沟通渐少,毛大庆很怀念童年的大院生活。他想到了用邻里共生的熟人经济模式改造办公文化,以形成人与人、企业与企业的社群模式,构思了联合办公,也才有了优客工场。
  毛大庆说,自己服务的是城市里流动办公、移动办公、灵活办公、弹性办公的企业。“流动代表生命力与活力,代表更新与迭代。”他觉得,信息与数字技术的技术革命到来,人们工作的状态与社交方式将越发灵活、随机。正因如此,优客工场这种新型的“办公服务 企业服务”的运营机构才会大受欢迎。
  创业之前,毛大庆已经和房子打了20多年交道。他大学时在东南大学读建筑系,毕业后做了设计师,设计了许多建筑,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是上海的淮海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进行城市大改造,毛大庆作为建筑设计师,参与设计了淮海路、南京路,还有上海新天地、浦东、陆家嘴。随后,他加入凯德置地,去了北京、新加坡等大都市,任建筑设计师和项目经理。走过那么多座城市,毛大庆感觉到房子和城市发展的命运息息相关。
  2009年,毛大庆加入万科集团,后来任高级副总裁。他刚进集团时,万科在北京的销售额是43个亿,离职前,已经超过230亿。提起这个增长速度,毛大庆说:“最重要的是北京的城市重构。”
  “那几年,北京市人口外溢,我们当时发现北京的西南部是块‘价格洼地’,也就是价值没有完全释放的地区,比如房山区的长阳。”有一次,王石问毛大庆,房山这么大一片地方,要发展的话从何入手?毛大庆告诉他,首先,北京人口肯定要破两千万,这有很大发展空间;其次,一定要解决居民的生活问题,提供好的生活条件、环境、资源,这样一来,用户的满意度差不了!
毛大庆在优客工场旗下的共享办公空间里。
毛大庆(左)与《品格》主持人对谈。

  回忆起这段经历,毛大庆称这是他在万科的第一场战役。当时,他和同事在房山区做了近10个项目,建了一大批房子。其中,让毛大庆颇感自豪的是一座获得国内外设计大奖的教育建筑——北京四中长阳分校。
  长阳分校有5万多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六层,从高处往下望,仿佛漂浮在花园之中。但一开始,项目进展并不顺利。当时,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不愿意帮开发商卖房子,“他是大教育家,对商业开发很抵触”。毛大庆和其他建筑师就和刘长铭沟通讨论,他们坐在一起聊“未来的学校应该是什么样的?”结果一聊就停不下来,持续了近8个小时,得出结论:自由、奔放;建筑和学生有种互动关系;学生不会有拘束感。“我在很自由的环境中长大,也希望现在的学生能在互动中学习。”毛大庆回忆道。
  就这样,毛大庆和团队说服了刘长铭,他们在教室、走廊等空间设计了诸多细节。比如每间教室的桌椅摆设既能横着坐,也可以竖着坐;老师可以站在一个地方上课,也可以跑去另一头开讲……
  “这个建筑有很多细胞空间。”毛大庆这样形容它的特点。后来,他们还在房山引进整制教育,包括北京第四幼儿园、北京小学等。“我们把一个人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发展,一站式全给解决了。”除了长阳,毛大庆还参与了回龙观、天通苑等区域的空间设计。
  2002年,毛大庆正在准备同济大学管理学博士的论文答辩。答辩当天,他在最后一页PPT上写下“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当时,一位老师问他:“毛大庆,你真的觉得城市可以让我们生活得更好吗?”毛大庆愣了一下,那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他脑海中。
  时隔17年,当记者提起这个问题,毛大庆有了新感受:“办公和生活都是出于人性的本质需要,我做共享空间是为了让人们活得更便捷、更愉悦。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是一名建筑师,也是一名城市规划师。”
  毛大庆 1969年生于北京,东南大学建筑学学士、同济大学管理学硕士博士、北京大学区域经济学博士后,曾任万科集团高级副总裁,2015年创办优客工场并任董事长,著有《城市人居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无处安放的童年》等。
其他文献
在一家中国餐馆里,一位满头大汗的侍者手端一碗热汤来到顾客面前。一位顾客突然对他叫起来:“我的天!你的大拇指在我的汤里!”而那位侍者却满面堆笑地回答:“没关系。不烫,不烫。”  这则笑话使我想起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EzraPound,一八八五——一九七二)。庞德对中国文化的误解多少象那位餐馆伙计的回答一样让人哭笑不得。有时他心不在焉,并未意识到他的手指在汤里。有时他又故意用手指在汤里搅上几下,为的
读罗国杰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伦理学作为人类对自己生活进行道德思考的结晶,从来就是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入二十世纪以来,道德问题仍然是现代哲学家们所思考和苦恼的主要问题之一。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的总汇,它必须而且应当回答前人和当今世界提出的种种道德问题,建立自己的伦理学。多年来,我国许多伦理学工作者一直有志于编写一本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著作,以全面地系统地阐发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见
“历史长河淹没了那么多人心的活动,……历史本身也应当是人的心灵和情感的历史”。(张承志《历史与心史》载《读书》一九八五年第九期)读到这两句话,不禁怦然心动,它使我想起两年前读过的一篇小说:《黑骏马》。很巧,作者也是张承志。当然,这不是巧合。  小说《黑骏马》写的是一个蒙古草原上的爱情故事。时日既久,细节已经模糊了,只记得小说是以一首就叫作“黑骏马”的古老民歌开始的。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但却是按民歌
被一些澳大利亚读者称为“厨房作家”的艾伯特·费希没进过正规学校,他自己的经历向亲友家人讲了六十多年。最后,他的孩子,特别是老伴建议他把故事写成书,于是这位八十来岁的老人,在厨房支起桌子,拿起沉重的笔,颤颤巍巍地记下了他昔日的苦辣酸甜:  费希一八九四年生于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二岁不到父亲病死在西澳的淘金场,不久母亲改嫁。被遗弃的小费希由外祖母抚养到八岁就告别了童年,走向社会自谋生路了。自此,费希
著名教育家夏丏尊曾说过:“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与学生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达到相互尊重、理解、信任,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从细微处做起,提高学生适应环境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将心理健康教育融于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努力营造适合于学生主动发展的一种宽松氛围,发掘学生的心理潜能,据需施教,让学生乐于接受,推动
在一些有关中国哲学史的论著中,把中国古代哲学家的“重功利”之说同“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这一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伦理学说混同起来,应该说是不妥当的。  utilitarianism作为一种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伦理学说,从人们对它阐述的内容来看,它所讨论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动机与效果的关系;二是个人利益同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例如:  在英国最初提出这一学说的伦理学者昆布兰在其《
一九七二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一部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对西方工业文明提出了最严重的警告。报告指出,人类社会经济的增长是有极限的,如果经济的增长超过了地球能源、资源所能容许的程度,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报告发表后,立即被翻译成三十四种文字,震动全球。自此,反省工业-科技文明,重探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与途径,就成了全世界生态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和自然科学家最热门的话题。他们在不同领域从不同角度
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起步以来,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探索、尝试到逐步推进,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经过一大批热情投身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教师和有识之士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区已经确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运行机制,培养起了一支素质良好的骨干队伍,涌现出了一批以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方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典型学校,获得了教育界同仁的广泛关注和充分肯定。我区教研室在多年的心理健康教
近代中国的小农经济一直是一个很有诱惑力的课题,许多学者把毕生的精力和学术生涯倾注于此。在国外学者中,尤以美国学者(包括美籍华人)和日本学者为胜。黄宗智先生(PhiliPc.C.Huang)就是这样一位学者。在《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一书中,他另辟蹊径,独创了综合分析法来研究近代中国的小农经济,在有关中国农村的演变型式,中国经济为什么落后,帝国主义所起的作用以及资本主义萌芽等方面提出了不同于前人
我国当代哲学家金岳霖先生的两本旧著《论道》、《知识论》的问世,是哲学上的一件大事,尤其是《论道》,意义更大。  《论道》者,本体论也。此书问世乃本体论在中国重兴之兆。    本体论:对文化精神的探究    刨根问底是人的不可移易的本性。混茫无涯的宇宙中飘荡着林林总总的形状和色彩。面对这魔幻般的奇异景象,我们的祖先竭力寻求着隐于其后的稳定不变的原因。方法是追问,一环紧扣一环地问“……是什么?”追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