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并发胆道狭窄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 肝移植术后
【机 构】
:
安徽芜湖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普外三科,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并发胆道狭窄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 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主要症状为胆道梗阻和胆管炎表现.其平均诊断时间为术后(195.5±146.5)d.胆道狭窄早期,肝功能损害主要为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及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而白蛋白降低;胆道狭窄晚期时,丙氨酸转氨酶水平下降,出现"胆酶分离"现象.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发现,胆道狭窄部位为单纯吻合口狭窄6例;肝门部和/或合并吻合口狭窄11例;肝内胆管弥漫性狭窄11例;吻合口合并肝内胆管弥漫性/节段性狭窄32例.其它并发症还包括胆管内有异物、狭窄近端扩张、胆管扭曲及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等.经ERCP介入治疗,取出胆管内异物、坏死组织、结石以及狭窄段球囊扩张等处理后,33例患者治愈,18例好转,9例治疗无效.结论 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临床表现既有特征性,又有多样性,且合并症较多;采用ERCP介入治疗胆道狭窄效果理想.
其他文献
角膜内皮移植是一种新的治疗角膜内皮病变的手术方法,主要是采用健康的角膜内皮片替代病变内皮层.该方法因为几乎不改变患者的角膜曲率和屈光状态,损伤小,视力恢复快,近年来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围手术期膀胱痉挛的有效防治方法.方法 BPH患者11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6例.治疗组应用酒石酸托特罗定治疗,术前4~5 d,术后3~4 d,2 mg,2次/d.
目的 探讨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IR)时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4组(n=12),制备离体心脏灌注模型,K-H液平衡灌注30 min后,C组灌注K-H
目的 观察玉屏风散配合腧穴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方法 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口服西替利嗪,治疗组采用玉屏风散配合腧穴自血疗法.观察两
背景:近年来国外一些体外实验和动物模型证实经氟达拉滨处理的供者淋巴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还不十分清楚.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观察供者淋
目的 构建和验证我国护士工作应激理论模型.方法 采用路径分析,对护士工作应激源、护士工作倦怠、自评心理症状、压力反应、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后Ⅰ期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对11例髋臼骨折患者行Ⅰ期THA.其中前柱骨折3例,后壁骨折1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AG1478和内分泌治疗联合应用对乳腺癌荷瘤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应用MCF-7乳腺癌细胞建立裸鼠动物模型,当肿瘤体积在100~200 mm3时,按肿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1周内肾损害及其变化规律.方法 我们对自1990年1月至2006年8月间849例单纯行冠状动
目的 对比分析外科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基因组差异,探索其与多重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琼脂稀释法检测49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应用4种稀